一趟极地旅行,能否改变你看世界的方式?

赵琳琳 环球旅讯 赵琳琳 2025-09-16 14:24:20

共赴世界尽头

在全球旅游业复苏的当下,人们重新思考旅行的意义。是继续在热门景点打卡,还是尝试远离人群,追求更极致的体验?

过去一两年,南北极旅行的热度正以倍速回升。社交媒体上不断涌现的攻略与分享帖,让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把南北极列入了旅游清单。然而,随着兴趣高涨,人们也开始思考:在南北极之行中,究竟哪种体验最值得关注,才能不虚此行?

与迪士尼、环球影城那样的娱乐消费不同,极地旅行并不是简单的“买票入场”,非常考验专业度。

因此,选择怎样的团队与探险游轮,显得尤为重要。航行在冰山与浮冰之间,不仅是抵达目的地的过程,更让旅行者直面地球最原始的风貌;而科学家的讲解与引导,又将这份震撼转化为对自然的深度理解。

这样的旅程是一场与自然的对话,一次对环境的思考,更是一种对自我的重新认知。

而在极地探险领域,有129年极地营运与目的地科学经验的HX(前海达路德游轮探险)是必须要提及的存在。

让探险家成为“参与者”

而不是“旁观者”

“有些人把极地之旅说成‘财富与好奇心的交汇处’——这话有几分道理,但在 HX,我们更愿意把它视为一种专为好奇者准备的体验。”HX首席执行官(CEO)格布哈德·雷纳(Gebhard Rainer)说道。也正因如此,HX的产品设计与中国市场常见的极地探险游轮模式截然不同:它并非依赖华人包船的“量”来取胜,而是以“质”为先,把目的地科学、深度探险航行以及可持续理念置于整个旅程的核心。

在HX,每位游客都是探险家。


科学课程(本图片涉及客人肖像,仅用于报道/展示,不作其他商业用途)

HX运营首席科学家维瑞娜·梅拉尔迪博士(Dr Verena Meraldi)作出了具体解释:“我们邀请研究机构,例如塔斯马尼亚大学、加州海洋联盟、挪威极地研究所把他们的研究项目直接带上船,让HX旗下的5艘游轮成为移动的科学平台。探险家不仅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浮游生物,还可能亲身参与科学小艇用三种仪器观测水质,收集水样,采集数据。”

她补充道,仅在 2024 年,探险家与船员就共同提交了超过 30,000 份观测记录,这些“公民科学”的成果已经被实际用于科研。


显微镜观测(本图片涉及客人肖像,仅用于报道/展示,不作其他商业用途)

探险家从“看见”转为“参与”,他们开始理解科研为何重要,看到数据如何影响保护政策。

梅拉尔迪博士指出,参与者的反馈显示:这种亲历带来的环境认知提升,比单纯听讲座更能促成长期行为改变。

“去极地,不是为了到此一游,而是为了带着更多思考回来。”前南极旅游运营商协会(IAATO)执行委员会主席、HX南极大使图多尔·摩根(Tudor Morgan)在采访中这样说。

摩根于1996年就开始在南极工作,作为HX的探险核心团队之一,他常年随船前往南北极,目前主持HX科学项目与南极营运。

他告诉我们,每一次航行,船上不仅有探险家,还有科学家;每一年HX贡献超过1800个游轮夜让科学家可以前往和探险家们一起前往南北极,同时在船上亦担任客座讲师。HX的探险游轮船队设有业内最完善、设施最齐全的科学中心。这些配置让“HX科学项目”成为探险家触手可及的每日活动。摩根说,“在HX,旅行者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


科学小艇(本图片涉及客人肖像,仅用于报道/展示,不作其他商业用途)

这种“HX科学项目”概念,是HX作为探险游轮领域领导者的核心竞争力。它让极地旅行从单纯的“打卡游”升级为“深度体验之旅”。

与一般探险游轮上的“公民科学”相比,“HX科学项目”相当于2.0版本:不仅包含关于极地生物、冰川与历史的讲座,以及像 Happy Whale、Penguin Watch 这样的公民科学项目,还进一步结合科学考察船、科学小组课程,让探险家能够亲手用显微镜观察极地水样、企鹅羽毛和岩石标本。


企鹅羽毛

与此同时,项目还引入了塔斯马尼亚大学(UTAS)的南极课程,探险家在出行前即可学习,并在完成课程后获得该校颁发的证书。

商业之外的

环保责任与使命

极地旅游的兴起也伴随着质疑:大量游轮进入南极,会不会破坏脆弱的生态?

作为全球游轮类别ESG排名第一的HX对此的回答是“由我们引领,在极地彻底贯彻负责任旅游和可持续发展”。

自1896年从挪威的汉姆斯菲斯特到斯瓦尔巴群岛朗伊尔城的人类首次商业探险航行,到今天专注于南北极的探险航程,HX始终坚持一个核心信念:旅行是理解地球、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契机。

2008年HX成为首家禁止使用重油的游轮公司;于2015年建立HX基金会资,助全球超过100个环保与社区项目;在2019年与2020年推出全球首批混合动力探险船——阿蒙森号与南森号。其中,2019年下水的阿蒙森号,是全球首艘混合动力探险游轮,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20%,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减少85%。


南森号

公司还在北极的部分登陆活动中安排“海滩清理”“科学数据采集”等项目,让探险家参与到环保实践中。

在接受采访时,高管们反复强调了“责任”二字。

HX CEO格布哈德·雷纳说,“极地是最脆弱的地区之一。我们带探险家去那里,就必须确保旅行不会造成新的破坏。”

“对很多人来说,极地是梦想之地。但对我们而言,它更像一个警钟。” HX亚洲商务副总裁邹亨达(Joe Zou)补充到,“当你看见退缩的冰川、搁浅的海豹,和北极熊的遗骨,你就会明白,可持续不是一个营销口号,而是必须践行的责任。”


小艇观察(本图片涉及客人肖像,仅用于报道/展示,不作其他商业用途)

尽管探险家回国后并非都去做公益,但很多人都会在消费习惯与兴趣选择上出现微妙的改变:减少一次性塑料的使用、支持某项环保研究、为孩子选一门关于气候的课程。正如HX CEO 格布哈德·雷纳所说“只有亲眼所见,才会关心;只有关心,才会去保护。”

在行业层面,HX CEO 格布哈德·雷纳指出了HX 的一个关键决策:品牌独立,专注于极地的探险游轮公司。

“让 HX 从更大的游轮体系中独立出来,是必要且大胆的决定。”他回忆道。

这次独立并非仅仅换标,更伴随了约1.4 亿欧元的资本投入,用于翻新船队、加码可持续技术与强化科学配置。这个动作的意义在于,它把公司所有资源与注意力聚焦到“探险 + 舒适 + 科学 + 可持续”的价值主张上。这并非短期市场操作,而是长期定位的宣誓。

正如他所言:“我们不是要做最大,而是要做最有意义、最负责任的。”

在实际操作上,这意味着 HX 成为业内第一个把首席科学家、科学中心、以及全职随船探险队员纳入常设配置的探险品牌,也带来了两项显而易见的效果:吸引了寻求深度体验的探险家群体;同时也为监管趋严的未来留了回旋余地。他说:“如果你长期把保护置于商业模式核心,在监管收紧时你比竞品更有资格继续运营。”

HX探险开发副总裁,AECO执行委员会主席卡琳·斯特兰德(Karin Strand)的发言揭示了更微观的操作逻辑:“当我们设计新行程时,首先看的是我们自身的能力与目的地的承载力。”


极地登陆(本图片涉及客人肖像,仅用于报道/展示,不作其他商业用途)

行程开发绝非一次性工程,而是“以年为单位”的持续评估。她强调与当地社区(尤其是北极社区)的持续沟通、与行业协会 IAATO/AECO 的对话,以及对于脆弱生态与文化承载能力的谨慎评估。正因为如此,HX会优先采用当地航空与服务供应商,以把旅游利益回流到当地社区,避免单纯的“观光提取”。

斯特兰德的观点指出一个产业伦理:真正的“探险”必须建立在与目的地利益相关者的长期信任之上。

年轻化趋势,

以及中国市场的突围

HX首席商务官(CCO)亚历克斯·德拉梅尔-怀特(Alex Delamere-White)将当前的探险家格局总结为“传统与变化并存”:虽然平均年龄仍在退休圈(六十出头至七十岁),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Gap Year(职业间歇期)探险家以及单人探险家加入了极地探险行列。单人出行者在HX的业务中占比显著增长,其中女性单人探险家尤为活跃,这意味着产品与营销策略需更多关注社群互动与体验设计。


探险家通过显微镜观测(本图片涉及客人肖像,仅用于报道/展示,不作其他商业用途)

他指出:“为了迎合新趋势,吸引年轻探险家和新兴市场客户,HX不仅依赖传统营销,更注重与探险家的价值观和使命感建立联系。年轻一代对传统宣传高度怀疑,他们追求有意义、沉浸式且负责任的体验,这与我们的探险理念完全契合。我们通过社交媒体、沉浸式内容和故事讲述,将探险旅行的‘幕后’呈现给他们。”

在亚太与中国市场,HX亚洲商务副总裁邹亨达(Joe Zou)提供了令人振奋的数据:“随着中产阶级的快速壮大,越来越多中国探险家开始追求高端、独特的旅行体验。根据HX数据,中国前往南极登陆的探险家在2024-25航季同比增长31%,达到1868人次,显示出强劲的市场潜力,而25-26航季还将继续增长,预计将有2200人次。


极地登陆(本图片涉及客人肖像,仅用于报道/展示,不作其他商业用途)

极地探险已不再是简单的“打卡目的地”,而是一种深度体验与学习的旅程。

HX的问卷调查显示,超过60%的极地探险家表示,前往南北极的主要动机是探索未知、获取知识,而不仅仅是休闲度假。这也推动HX加强科学讲座、生态解说等内容,以满足探险家的求知欲。

为更好地触达中国市场,HX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积极运营,将极地探险的画面感与故事性迅速传播。同时,公司在上海与台北设立办公室,并推出‘China Ready’计划,将产品本地化并优化服务体验。

针对许多探险家担心的语言障碍、餐食适应问题,HX也提供了解决方案:大部分航次配备中文服务人员,并提供中文讲座、菜单和行程说明,确保沟通无障碍,提升参与感。同时,登船流程和客房服务等细节也做了优化,更贴合亚洲探险家的习惯。“

HX的本地化努力正在将“高端探险 + 学习型体验”在中国市场落地。邹亨达补充道:“对中国探险家而言,极地体验的价值不仅在于‘到达’,更在于‘理解’与‘表达’。他们喜欢记录和分享旅程,并在社交平台上传播科学与故事。HX通过本地合作伙伴建立品牌认知,走出一条‘高端、教育、舒适并重’的路线。”

近日,HX在中国的年度旗舰活动“超级品牌日”分别在北京和上海盛大举行。以与众不同的方式呈现,把船上的科学中心搬到了活动现场。


HX运营首席科学家维瑞娜·梅拉尔迪博士(Dr Verena Meraldi)

在首席科学家、南极IAATO前主席、北极AECO现任主席的带领下,用显微镜观测从北极带来的水样中的微生物世界与南极带来的企鹅羽毛,充分体验在HX船上的客户每日日常。


企鹅羽毛

这不仅是HX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的重大举措,更旨在进一步提升HX在中国的品牌知名度,同时深化与中国旅游行业关键伙伴的合作,携手推动目的地探险 + 舒适 + 科学 + 可持续的南北极探险航行理念。

极地旅行的未来已经到来,你,准备好启程探索了吗?

想了解更多极地探险咨询,可以关注” HX海达路德探险游轮“ 公众号

赵琳琳

环球旅讯

微信:DD719_0

© 以商业目的使用环球旅讯拥有版权的内容,请遵循环球旅讯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非商业目的使用,请遵循 CC BY-NC 4.0

评论

未登录

去登录
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环球旅讯』公众号

获得最新行业资讯

X

请确认需要提交的个人资料

咨询类型:
描述:
X

联系方式

分享
微信
微博
QQ
收藏
评论
点赞
顶部
微信扫码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码参与话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