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is back!”
1月9日12点17分,第一架来自中国的航班MF833由厦门飞抵曼谷,载有近300名中国游客,泰国副总理等高官来到素万那普机场亲自迎接中国游客。泰国旅游业和媒体兴奋喊出了欢迎回归的口号。
2022年12月26日晚间,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该方案包含了数条利好出境旅游的消息。例如,自2023年1月8日起,取消入境后的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取消对于国际客运航班的“五个一”、客座率限制等管控措施;12月27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宣布,自2023年1月8日起有序恢复受理审批中国公民因出国旅游、访友申请普通护照,恢复受理审批外国人申请普通签证延期、换发、补发。
泰国将中国放开当做振兴国内本土旅游业的重大商机。为了迎接中国游客的到来,泰国修改了入境政策,特地表明不会对中国旅客区别对待,将对全球一视同仁。从1月9日起,所有非泰籍旅客,入境时需提供全程接种新冠疫苗的证明,不用核酸阴性证明、不用落地检。
随着出境游相关政策的放开,近日找出境游服务机构咨询护照、签证等出境游相关事宜的用户明显增多。
从2022年12月27日开始,林琳明显感觉找自己咨询出境游和海外青训营的朋友多了起来。此前沉寂了快3年的工作号又有了活跃的迹象。疫情爆发前,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林琳已经做了5年多的高端海外出境游及海外青训营等团队活动。
“上一次我组织海外冰球青训营还是2019年。三年疫情公司海外出境游业务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为了营生,这3年我兼职做留学咨询服务等工作。”林琳说。
热闹起来的还有各大OTA平台(在线旅行平台)不断飙升的搜索量和机票预定量。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出入境政策优化消息发布后一小时内,国际机票预订量增长5倍。携程数据显示,2022年12月27日上午,中国内地出境机票订单环比26日同期有大幅上涨、整体增加254%。
活跃起来的签证咨询、OTA平台飙升的搜索量和订单量都在指向一点,沉寂了3年的出境游将打开复苏的阀门,但多位行业人士都对《深网》解释:“由于多国对中国旅客入境政策处于动态变化中,国际航班全面恢复也需要时间,选择在春节期间出境游的还是少数。”
“随着政策落地和航司运营能力的恢复,2023年暑期或将迎来出入境高峰。”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郭乐春对《深网》表示。“我们全面推出境游产品广告要到3月了,出境游全面恢复要等今年夏天。”林琳给出了同样的预测。
熬过三个月黎明前的最后艰难时期,出境游市场将迎来真正的爆发。
收紧的签证及境外防疫措施
出境游的第一步是办理护照和签证。在咨询林琳的客户中,想去日本、韩国及泰国、新加披等东南亚国家居多,且出行时间多为春节假期,现在咨询去欧美国家旅游的客户相对较少,且出行时间大多定在3月之后。
“出境游相关政策放开后,政策落实到各大城市特别是到二三线城市没有那么快,一些二三线城市的客户本身就没有护照。护照办下来要半个月的周期,再加上不少国家对旅游签证的放开程度不同,除非此前办理的日、韩5年签没过期,否则现在准备春节出境游已经来不及了。”林琳如此回复春节想去日、韩旅游的客户。
以办理日本签证为例。据日本驻华大使馆公布的信息显示,赴日旅游签证的送签资格只能由指定旅行社进行申请,申请人个人无法直接去使领馆办理及领取此类签证。
对此,《深网》咨询北青旅签证相关工作人员回复称:1月8日之前,日本旅游签证仅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领区恢复了5年多次签的办理,单次签及三年签还未恢复办理。1月9日,日本所有签证类型恢复正常办理。
但从日本“五年多次”签证的办理条件看,“五年多次签”仅适合高收入人群,因为办理这一签证需要同时满足“在职证明年薪大于50万”、“一年纳税大于9万,提供可验纳税清单”、“一年流水加盖银行公章大于50万”这三个要求。
由于2022年12月国内疫情处于高发阶段,部分城市驻华使馆的签证业务陆续暂停,部分恢复业务的目前也只接受紧急预约。例如美国驻华使团的北京、广州及沈阳领事于1月3日才恢复常规领事服务工作。“部分办理签证的工作人员也阳了,签证中心全员到岗的情况很少,全面恢复估计要到1月上旬了。”林琳预测。
签证之外,多个国家不断调整中国游客入境政策也抬高了春节出境旅游的门槛。截至2023年1月1日,英国、法国、西班牙、日本、韩国、印度等多个国家都收紧了从中国入境旅客的防疫措施。
以韩国为例。据韩联社报道,2022年12月30日,韩国发布了多条限制中国人员入境的防疫措施,包括停发来韩短期签证(公务、商务和紧急事务除外),从中国进入韩国的所有人员都要接受入境前后两次新冠检测等。
“随着政策的收紧,现在想以旅游短期签证来韩国很难,我是拿着韩国5年多次签证入境韩国的,我的五年签还未到期,不用办新签证。”文文对《深网》透露。文文是2022年12月23日达到韩国首尔。“当时入境韩国时不需要核酸证明,登机前填了Q-code(检疫信息输入系统),入境韩国时海关需要查验,就没有其他手续了。”文文回忆。
拿到签证仅是出境游的第一步。对于日韩五年多次签未过期的游客来说,打消其出境游念头的还有稀缺的航班及高价机票。
从去哪儿旅行App查询发现,目前中欧、中美等长航线机票价格仍然较高,主要原因是航班座位供给较少;飞往日本、韩国、东南亚航班座位供应充足的航线,仍有低价票在售,但是受需求增长影响,短期内机票价格将上涨。
以北京飞东京为例。2019年之前,从北京飞往东京的机票时常会出现低于2000元的“地板价”,现在预定一周后从北京到东京的机票很少能找到2000元以下的机票,偶有2000元以下的机票,要中转两次以上,且全程耗时要15个小时以上。
而返程机票更贵的离谱,1月至2月,多数从东京到北京的返程机票价格在1万至3万元之间。例如,1月9日从东京到北京,票价在两万以上,且需要中转,直飞航班较少。
对于目前出境机票价格较高的现状,郭乐春对《深网》解释:“出入境政策调整有利于促进国际航班有序恢复,但受限于国际航班编排审批,航班供给量不会大幅增加。目前计划航班数量仅400班,即使全部执飞也仅仅达到2019年的10%,机票价格仍处于高位。”
据《新京报》报道,1月17日起,大兴机场将有中国南方航空、中国东方航空、首都航空、喜马拉雅航空等航空公司陆续恢复国际客运航线。春运期间,预计有5家航司共计5条国际航线。
此外,返程(回国)机票明显高于出境机票,也受部分海外人员回国探亲需求增加的影响。同程研究院表示,“疫情期间积压的海外务工人员、留学生及华人华侨积累了大量探亲需求,预计第一波回国探亲的客流高峰将在春节前来临。”
在日本大阪留学的陈然最近一直在关注从大版飞北京的航班情况。“希望1月8号新政策执行后,直飞的航班能多一点,价格能便宜一些。”
但航班增加与否不是航司单方面能决定的,需要民航局审批。
“民航系统每年会进行两次航班计划调整,分别在3月底和10月底。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至10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执行夏秋季航班计划;从10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开始到第二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执行冬春季航班计划。在‘航班换季’周期中,很少会突然大量增加航班,所以即使要增加国际航班也要在3月底以后。”有行业人士对《深网》预测。
恢复国际航班是个系统工程,审批仅是第一步。对方(出境国家)航司能否接收、疫情期间撤掉的飞行员及机场接待人员能否快速到岗等各种问题都会决定实际执飞航班的数量。
“后续也不排除部分国家通过控制国际航班数量来降低防疫压力。虽然现在国内放开了,但国外的入境政策及航班计划都在动态调整中。”上述行业人士表示。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民航部门已经决定暂停中韩直飞航班的增加计划,严格控制中韩航班的数量,保持在疫情前的5%左右,避免过多中国游客涌入韩国。
暑期或将迎来出入境高峰?
出入境政策优化使得旅客出行不再有限制,但受限于供给不足,短期内机票价格仍处于高位,出行需求总量恢复还需要时间。
“预计三月底航班换季后,航班量将有明显恢复,机票价格也将逐渐、回落至合理范围内,随着政策落地和航司运营能力的恢复,2023年暑期或将迎来出入境高峰。”郭乐春预测。
在暑期出境游高峰期到来之前,旅行社、OTA平台等已经开始策划甚至上新出境游产品。
“目前我们正根据用户的需求策划一系列的出境游产品,预计3月份开始陆续推出境游相关广告。”林琳透露。
此外,出境游还需与国外地接团队合作,考虑到此前合作的海外机构要重新构建团队、扩展招待能力等,国内机构准备3月份推出的产品主要以家庭游、高端游等小团队出境游为主。
“毕竟出境游已经沉寂了3年,国外地接机构重启中国游客的接待工作也需要时间,例如合作酒店的装修、导游等人员的招聘和培训等都需要提前准备。”
据《深网》了解,虽然国内出入境政策已经优化,但部分海外地接人员仍在观望之中,在他们看来,2020年之前动辄拉来一辆大巴车中国游客的场景短期内难以再现,在中国游客大规模涌入之前,海外地接机构在人员及费用的投入上还是有所保留。
林琳也还在兼职做留学咨询服务。“出境游修复需要时间,总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的林琳、文文、陈然为化名)
评论
未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