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酒店行业的“供给侧”?

星硕袁学娅专栏 袁学娅 2016-03-23 14:25:14

行业是否已经供大于求?自动还能调节吗?若是,落实“供给侧”管理能改变行业的现状吗?

在国家开始实行十三五规划的初始之年,中央提出了经济改革的“供给侧”管理设想,酒店行业的现状,是否应该积极落实这一设想,但如何有效落实?

“供给侧”管理,可以解读为市场可以自动调节使实际产出回归潜在产出,根本不需要所谓的“刺激”政策来调节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需要提高生产能力既提高潜在产出水平,其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政策手段上,包括减政放权,放松管制,金融改革,国企改革,土地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等。

目前行业差不多已经种类齐全,所有制多样,但是从经济效益角度纵观整体,存量酒店的全国平均出租率在52%左右,各种类型的增量项目在建还有大量即将面市。存量酒店60%以上处于亏损状态,20%挑战求生存,只有20%定位准确、管理服务到位的酒店还能过得去,但这些酒店和中国2006年行业鼎盛时期的业绩已是无法相比。简单的提问,行业是否已经供大于求?自动还能调节吗?若是,落实“供给侧”管理能改变行业的现状吗?

酒店行业如何落实“供给侧”经济管理思想呢?酒店产品的更新换代是时代和顾客的需求使然, 酒店物业的性质适合哪些方面的跨界且可以输出存量、消化存量?腾出空间接纳新产品?根据前几年部分酒店的实践,将部分楼层客房整体出租,让专业公司经营“月子中心”是可行的。

目前中产阶级对于生育和护理十分重视,一个月的代价虽然大一点,但是省却了双方家长的体力和精神负担。新出台的“二胎政策”将进一步增加这方面的需求。以一家三星级酒店按每间客房每月一万元出租为例,从酒店的角度等于每房收益333元,专业公司经营的“月子中心”,将客房简单装修,配上专业护工和“月子餐”,收费可以在三万元左右/月,利润十分可观,酒店的出租客房也得到100%的利用,更有甚者,有的“月子中心”按星期收费,每年还可以多赚一个月的差价。其实出租率不理想的三星、四星酒店,可以实行这样的跨界,解决另一种性质的住宿需求。另外,就医难、住院难已成为社会问题,医院由于病床有限,这几年都无法满足病人的需求。

在医院附近的酒店客房,能否成为医院的附加病房呢?如果有120间左右客房的三星酒店,能租赁或出售给医院,作为住院部,不是为医院增加了240张床位吗?医院是有财力支付的(其实就是病人支付的),医生和护士的资源都有条件共享。这种思路的跨界,可以解决部分三、四星老酒店效益不佳的出路,减少部分存量,解决病人康复住宿的需求。

至于高端五星,政府主管部门还是需要争取原有的审批权,不能再让房地产商进一步“添砖加瓦”了。最近有关方面公布,上海2016年到2017年,将再有21家高端奢华酒店面市,这下子估计又会有21家老旧五星酒店落难了,上海是否需要近百家高端商务酒店?从“供给侧”的经济管理思路而言,顾客的供应增量从哪里来?在上海这样的消费水平城市,高端酒店房价卖不过1,000元,利润的空间将会十分狭窄,优质服务也无费用承担。目前能卖过1,000元的高端酒店,数量不足三分之一,再有十家面市,在大经济状况不理想的当下,经营业绩完全可以推测。至于新型的主题、有限服务和民宿,多以租赁物业为主,应该鼓励改成投资物业的形式,可以消化房地产的过剩同时,通过有效经营而起到保值增值的结果,不会因为被租金困扰而影响经营,当然,这种改变,需要目前的经营者远离资本市场而回归实体经济,脚踏实地的成为酒店行业的投资者和从业者。

目前的经济大形势,是否有刺激消费的好举措可以提升酒店业的整体出租率和效益?“黄金周”旅游和周末假延长,给多数度假酒店造成节假日无房、平日无客的局面,金融创新已经有准备上市但缺乏资金快速扩张的中端酒店集团在实践,采用“众筹”的方法来解决前期的部分投入,后期呢?很多前车之鉴。

再从行业的就业人员的匮乏来看“供给侧”经济管理思想,酒店的数量到了把关的时候,否则会出现象部分城市的房地产成“鬼城”那样,酒店建成后找不到服务人员和顾客而成为“空店”。与国、与民与行业,到了该管、该放的关键时刻。

© 以商业目的使用环球旅讯拥有版权的内容,请遵循环球旅讯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非商业目的使用,请遵循 CC BY-NC 4.0

评论

未登录

去登录
客服二维码

想获取更多内容或线索?

扫码添加学委,帮你支招!

分享
微信
微博
QQ
收藏
评论
点赞
客服
添加专属客服
客服二维码

您好,我是您的人工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顶部
微信扫码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码参与话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