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将比2021更难?这场座谈会释放了旅游业的焦虑与希望

郭佳哿 环球旅讯 郭佳哿 2022-01-17 08:00:24

“活下去,守住不倒闭的底线。”

【环球旅讯】“两年前,记得当时再过几天就到大年三十,我那时是决定关闭乌镇景区的。这两年来疫情不断地反复,景区开开关关,作为企业老总,给下属鼓劲说‘春天来了,这是最后一个难熬的年份’,但是说实在的,自己也是信心不足,而且焦虑感在不断增加。”

在1月12日中国旅游协会组织召开的座谈会上,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顶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陈向宏的这番肺腑之言,直戳与会者心尖。

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疫大局下,文旅业已经关关停停长达两年时间,陷入困局者不计其数。而今迈入2022年,在国内多地出现本土确诊病例的情况下,未来一年旅游业是否依旧“陪跑”,旅游企业如何自救,又如何借力复苏?这无疑是行业最关心的话题。

为此,中国旅游协会会长段强,中国旅游协会秘书长张润钢,副会长王煜、陈妙林、陈向宏、康国明,副监事长吴国平等在座谈会上,就旅游企业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进行了真实而深度的剖析,在不加粉饰的数据和言辞之中,不难预见2022年旅游企业依然要为“活下去”而奔波。

01

2021年很难,2022也不容易

整整两年,这是全人类与新冠病毒共存的时间。

段强表示,自疫情暴发以来,旅游业受到的冲击最大、损失重大。据企查查不完全统计,202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超5.6万家旅游相关企业歇业注销。


图源:企查查

过去两年虽然旅游业也曾有“史上最强五一”这样的复苏,但2021年的原地过年和多个假期遭遇疫情点状暴发,不确定性给旅游企业带来的成本远大于收益。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统计,2021年国内旅游出游人数为34.31亿人次,旅游收入3.02万亿元,同比增长19%和35%,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57%、53%。无锡拈花湾文旅董事长吴国平进一步补充:旅游业的恢复态势显然低于预期,国内旅游人次及收入大体回缩到2014年水平。

“2021年是被反复‘揉摧’的一年,旅游业的信心不断受到打击。而报复性消费反弹却迟迟未出现。”吴国平将2021年的旅游业市场概括为“五个冲击”,分别为生存冲击、经营冲击、规模冲击、心态冲击、人才冲击,而冲击之下还伴随“四大难点”——收款难、转型难、创新难、突围难。

陈向宏也将两年旅游业的发展总结为“四个减少”和“四个增加”。疫情大考下,景区游客量、景区效益、员工收入、以及从业者的信心都在下降。而反之,成本、负债、贷款难度、稳定员工难度却在增加。

各头部企业摆出的真实的经营数据也不容乐观:

2021年开元酒店旗下400多家酒店营业收入相比2020年同口径实现8%的增长,但利润非常不乐观,除了两家森泊乐园酒店略有盈利,其他的400多家酒店全部亏损;

近两年来,春秋航空新增引进20架飞机,新开30多个航点,新航线70条,2021年运输旅客2200万人次,同比增加14.5%,恢复至2019年水平;但春秋旅游以及春秋航空两年内累计承担退款损失高达41.32亿元;

2021年拈花湾景区购票入园人数145万,实现收入3.67亿元;分别恢复到2019年的61%和74%;比全国的数据要好一些。

乌镇2019年接待的960万游客中,80%是散客,其中70%是省外游客,所以一旦限制跨省旅游,就没有市场。

陈妙林认为,2021年比2020年更加难过,而2022年可能会更加困难。

“疫情刚刚开始的2020年,部分时间旅游企业持续关停,一定程度减少了人力、能源成本,同时政府出台了对旅游企业的各项支持政策。比如社保基金免交和缓交7000多万元,加上房地产税等一些政策性的税收优惠,开元酒店大概有1.3亿元的政府补助。”陈妙林坦言,2021年疫情时断时续,酒店业多次错过营收高峰的机会,疫情不确定性加大了企业开支,同时政府对企业的关注点也在发生转移,各项优惠政策大幅取消。

面对刚刚开始的2022年,国家经济持续下行,消费者减少旅游消费的支出将是一种必然。陈妙林表示,从2021年11月份开始,疫情解除的几个地区旅游消费依旧大幅度减少,预计2022年的旅游消费同样不容乐观。

同时,旅游业关关停停的不确定性给企业带来更大的营运困难。以酒店业为例,现阶段全国酒店业的负债率为75%,2020年的资产回报率低至4.2%,低于贷款利率5%,同时房地产市场在强监管下持续降温。陈妙林指出,按照现今的疫情情况,大量酒店依旧入不敷出,这将导致未来一段时间可能会有更多酒店休业关门。

康国明也表示,即使疫情结束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也不容易恢复到疫情之前的状态。

02

巨变下的旅游市场:近出行、浅需求、低消费

在公众号“财经十一人”盘点的《2021年十大收缩行业》中,餐饮与酒店、旅游与景区、航空与机场位列其中。

收缩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跨境旅游的持续停摆和长途出行的不定时熔断。但纵观2021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次26.89亿,比上年同期增长39.1%,已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58.5%。国内旅游收入共计2.3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3.5%,已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54.4%,国内旅游恢复整体向好趋势没有改变。

因此,对于旅游企业来说与其怨声载道,不如认清形势、积极调整。

段强提出,疫情带来旅游需求和供给的调整,旅游业应该定义为生活方式行业,不再是以出游为核心,而是以游客的消费、感受以及体验为主;企业不能只盯着流动的生活方式,休闲同等重要,而休闲则是以本地旅游为核心。“所以旅游企业应该加快转型,持续做好生活方式建设。”

吴国平则以2021年国庆节假日为例,城乡居民平均出游半径141.3公里,同比减少71.7公里,降幅达33.66%;目的地游憩半径13.1公里,同比减少7.7%。“这两年经济下行的压力已经传导到包括旅游在内的终端消费,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减少,导致旅游消费规模、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出现了收缩迹象。”

“近出行、浅需求、低消费、短时长”将成趋势。这是吴国平的判断,也是其他头部企业家的共识之一。

比如春秋集团就在过去两年内,大力开发“低价高频”的本地游市场,让更多市民和游客走进上海的人文历史、民俗风情和现代风貌。同时推出“微游上海”系列产品,将文化场馆、艺术空间加入到微游景点中,将上海特色文化与旅游结合,提升微游频次。

同时,旅游业长期存在的供需错配、结构失衡、投资低效等现象在疫情发生之后仍然存在,旅游发展重投资轻消费、重建设轻运营、重规模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重硬件轻软件等问题依然突出,需要进一步优化旅游业发展方式,全面提升旅游业效能。“旅游是一个传统的行业,疫情是一个放大器,放大了旅游业面临的问题。”吴国平如是说。

为了做好强转型,拈花湾在重资产景区收益受到疫情严重影响时拓展轻资产业务,现阶段拈花湾正加速把握下沉市场,开创大、中、小、微拈花湾模式,跨界融合其他旅游业态。

03

归根结底是要提振信心

2019年,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10.9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5%。旅游直接就业2825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87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31%。

不难看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国计民生有着不可忽视的数据意义。

“旅游行业与制造行业不一样,中国的旅游行业市场庞大,辐射性大。”据陈向宏进一步阐述,旅游业之所以在疫情之后复苏艰难,与以下四个特点不无关系:

第一,旅游业是一个公众流量消费行业,没有流量就没有旅游行业,而疫情最控制的就是流量;

第二,旅游业是一个异地移动消费行业,没有省与省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人群移动就没市场;

第三,旅游业是一个直接面客的服务行业,强调要把笑容传递给游客,而现在为了安全,员工要戴防护罩与口罩,减少了直接面客的服务;

第四,旅游业是一个区域链接高度协同的行业,上下游企业有紧密的关系,如今很多旅行社关闭,航空公司不定期减少航班等,都对旅游行业产生很大的影响。

“最重要的是,旅游行业是一个富民的行业,如果说我们社会下一步经济的复苏是要提振公众的消费信心,要使广大的老百姓能够有钱可赚,那么旅游行业就是一个龙头带动行业。”陈向宏指出。

总的来看,旅游业产业链长、对经济带动效应强、就业吸附能力大,对经济刺激见效快,对提振需求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在本土疫情不定期反弹的当下,旅游行业要发展,旅游企业要重树发展信心,需要政府、市场、行业共同努力。

王煜直言,希望政府延续、完善旅游业纾困政策,包括中期银行贷款、发债增信等资金支持、继续发放纾困补贴、稳岗补贴,延续相关优惠政策等。

放眼国外,法国设立团结互助基金,符合要求的旅游业中小企业或个体经营者均可申请补助,免除各项租金费用。西班牙政府专项贷款担保,专门用于受疫情影响的旅游业和相关运输业企业的流动性需求。意大利政府紧急拨款用以重点扶持受重创的旅游业。很多国家政府拨付款项,为旅游业雇员每月发放工资补贴。

段强对此予以肯定,并坦言在全球疫情不断加速蔓延态势下,政府应该适当考虑国际经验,持续关注、扶持旅游业发展,以增强旅游企业的信心。

与此同时,康国明表示,如果只是单纯呼吁有关部门对文旅行业进行更大力度的支持是难以为继的。“面对新冠疫情史无前例的冲击,文旅企业应该放弃粗放式的外延发展,而更多追求内涵式发展。旅游产品、业态的开发,都要围绕强化免疫力而展开,同时产品和服务的设计都要更加尊重游客的内心体验,通过聚焦围绕刚性需求,提供更高品质和差异化的服务。”

而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旅游业的发展,陈妙林提到,国家应利用大数据制定统一防控预案,实现全国防控信息统一、互通,对已进行新冠疫苗全程接种的人群可以通过抗体检查,适当开放出行限制,加快旅游业恢复。

段强总结,虽然现阶段旅游业仍处于深冷状态,但在这特殊时期下旅游从业人员和供给者、生产者的韧性和坚守也让人动容,“所有企业都应该相信国家经济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即使现在比较堪忧,但旅游业也一定会度过难关,前途光明。”

而当下旅游业该怎么办?如同吴国平所言:“活下去,守住不倒闭的底线。”

郭佳哿
郭佳哿
个人主页

使用微信扫一扫

已发表文章 139 篇

环球旅讯

因真理得自由。爆料和交流请联系link@traveldaily.cn

GIAKO1028
link@traveldaily.cn
© 以商业目的使用环球旅讯拥有版权的内容,请遵循环球旅讯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非商业目的使用,请遵循 CC BY-NC 4.0

评论

未登录

去登录

陈琳琳-差旅博琳

2022-01-17

5
回复

只能熬,天灾为主,猫冬!不折腾,保持现金流,活着!

查无此人

2022-01-17

4
回复

再熬一年,还能活下去吗?

User122994

2022-01-17

3
回复

活着。
反反复复,真过不下去呀

查无此人

2022-01-17

2
回复

亲历了过去二十几年旅游行业的发展,一个字总结就是“快”。

“快”有很多重意思。

投资快,来钱快,扩张快,砸钱快,挖人快,开人快,放弃快,转型快。

但“快”,会是常态吗?

一晃三四十年的高速发展,我们心底是不是把“快”当成这个世界长期发展的可持续的常态了?

但这个世界的规律就真的是“快”吗?每个行业都必须充分内卷才能提升吗?

Nancy-liyajun

2022-01-17

2
回复

最难熬的就是无尽的等待和遥遥无期的希望。

客服二维码

想获取更多内容或线索?

扫码添加学委,帮你支招!

分享
微信
微博
QQ
收藏
评论
点赞
客服
添加专属客服
客服二维码

您好,我是您的人工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顶部
微信扫码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码参与话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