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在线旅游业也走过了第20个年头,在技术创新和消费者需求变化的驱动下,文旅融合后的旅游业迎来了在颠簸中前进的一年。

20岁的携程,国际化步调谨慎而坚定,五年争霸全球豪言在前,还要继续夯实后院防线;外来物种OYO成为中国酒店业最大搅局者,轻加盟赛道分外火热,但软品牌的商业价值密码还无人能解;大兴机场通航、京沪高铁23天上会,大交通的繁荣将旅游的幸福带往更多远方,也为航司们带来更多挑战。

移动互联网打破了城乡次元壁,“五环外”成为新战场,消费升级逐渐分化,但棘轮效应在持续作用。出入境旅游整体发展向好,也脆弱不堪,大洋彼岸的蝴蝶扇动翅膀,就可能导致飓风来临,在增强出境游抗风险能力的同时讲好入境游的中国故事,使得出入境游发展结构趋于平衡还需多方协同努力。

辞旧迎新之际,环球旅讯年度专题重磅上线,为读者传递2019大事件的专业点评,启动新一年的思想盛宴。

TRAVELDAILY SPECIAL FEATURE 2019

01

大兴机场正式运营,航司再战北京时刻

9月25日,大兴机场正式运行。未来各大航司能否借此实现运营上的大兴,值得期待。

特约评论员

大兴机场正式运营,航司再战北京时刻

9月25日,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大兴机场正式运行。而在这之前,各大航司已经进行了一次转场方案的博弈。未来各大航司如何借大兴机场之力实现运营上的大兴,为其他城市的第二机场落地运营做出示范效应,值得期待。

杨哲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大兴机场时刻分配,着实上演了一出精彩的三国杀。坐拥主场优势的国航系及星盟成了最大赢家;丢掉了联盟包袱的南航在大兴全情投入,如愿以偿拿到了最大礼包;相比两大航的一静一动,东航则做了保守折中,放弃了部分远期利益,保住了最实在的京沪快线。展望未来“一场双雄”的局面,东航南航要共同担起大兴初期快速起量的运力、资源投入,特别是国际运力的投入,又要应对首都机场国际市场份额的竞争,借大兴而兴的国际梦势必任重道远。

滕德毅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机场的交通接驳至关重要。大兴机场目前处于运营初期,后面可以重点在机场轨道交通、机铁联运、网约车等方向,多管齐下解决小交通接驳问题。便民是机场作为交通枢纽的首要意义,也能为大兴机场插上起飞的翅膀,而不是旅客们为了躲避小交通之苦而优先选择顺义机场航班。

程超功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目前民航在国内客运市场的渗透率仅为3.41%(旅客运输量维度),尚有近10亿国人没有坐过飞机,中国民航客运市场前景巨大。但是,受核心城市机场建设滞后影响,时刻资源极度稀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民航业发展的“瓶颈”。大兴机场的成功投运将为其他城市第二机场的建设提供一个很好的范本,从而为中小航司提供更大的业务拓展空间。

李洋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上海两场并举的机遇,造就了民营的春秋和吉祥。北京两场的发展,到底是改变三大航的竞争格局,还是给民营航空带来新的窗口期?事在人为,值得期待。套用一句资本市场的金句:短期不高估,长期不低估。

苏昱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大兴机场的运营不但大大缓解首都机场时刻等资源的紧张,更使得北京机场与高铁无缝对接成为可能,如果将来能与河北所属多个地市,乃至山西、内蒙等省市高铁站连接,将真正成为中国最大的交通枢纽,这对各地交通便捷提供最大的支持,不仅仅是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对促进北方各地经济发展也会起到无比重要的作用,“钱”景无限。

孙明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我买了东航的票,结果转场到武大廊(位于武清、大兴、廊坊三角地的新机场)国际机场,东航调整了两次,让我进了坑。一是路途遥远,不方便北京、天津市区人士乘坐飞机,交通费增加了;二是取消原有飞行日期,调整到其他日期,给消费者带来了损失。相信这也是航司的机会,航司趁机联合其他业态做其他业务了。地面交通,国际中转航班等等,这就看航司怎么玩了。

杨青锟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笔者认为机场与停车场并没有区别,只要航线开得越多,飞机引进得越多,那么扩大机场的规模和新增机场将是必然的结果。

赵汝信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中国的石油资源、飞机工业的国情决定了国人的出行方式还是以高铁为主,以航空为辅。除国家级中心城市、湾区大城市外,大交通的规划还是应侧重于有轨出行的方式,包括高铁、高速。

高思伟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我认为大兴机场不但代表着中国的崛起,还代表着未来中国民航业的变化。随着中国首都北京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双机场,中国民航规划者也开始引进更多的竞争,像南航北京出发的国际航线。期待中国民航业更加开放,更紧贴市场,更好地满足企业客户的需求。

TRAVELDAILY SPECIAL FEATURE 2019

02

OTA风云20年,携程要在五年内做到全球第一

携程加快全球化布局,扬帆出海雄心勃勃,但亦面临重重挑战。

特约评论员

OTA风云20年,携程要在五年内做到全球第一

在线旅游风云20年,多少商战都付笑谈中。OTA大家长携程再度启程,以控股印度OTA巨头MakeMyTrip为起点开启第三次创业,与TripAdvisor成立合资公司为国际化再上一个台阶。携程扬帆出海雄心勃勃,也挑战重重:一方面国内市场依然十面埋伏;另一方面国际巨头已经深耕多年,Copy from China和本土化,哪一条路更有优势也未置可否。水大鱼大,波涛汹涌。

杨青锟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从Priceline(现Booking Holdings)和Expedia的发展过程来看:机关枪式的并购式策略并不能实现公司真正的业务增长。在外汇管制严格的当下,携程进一步并购的可能性被进一步收窄。笔者认为“模式简单,产品标准”应成为携程国际化战略的路径参考,同时携程还需要进一步深入了解国际用户,如在中国屡试不爽的价格战在国际市场可能同时遇到供应商和客户的不认可,反之,需要多考虑通过“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及“环保”等主题去占领用户的心智。

朱明生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携程传统、成熟、务实但逐步落后的商业模式(例如金牌、特牌等竞价排名模式,是一种赤裸裸围绕商业利益而非客户价值的商业模式,注定会被更先进更客观的模式例如技术营销等等所取代),使得它虽然可以在现有规模基础上再上一个小台阶,但总体上冲动能不足,或许两三年后将迎来它的一个业绩顶峰,然后开始走下坡路,五年内全球第一一定是看不到的。

陈舜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现阶段国内OTA市场是一场不分伯仲的持久战和拉锯战。想占领对方任何一寸领地,竞对都需付出高昂的代价。走出去的国际化是携程当下最优的选择:首先,在全球化的大浪潮之下好比如风口上的猪,TRIP.COM可获取更多优质资源以及投资机会;另海外市场为TRIP.COM开辟了一条高速增长的路径,符合当下发展的需求;最后,成功的国际化会筑就一道竞对难以超越的护城河。

马克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携程应该把这个期限放得再长远一点,7-10年做到全球第一或许有机会。短期内,携程通过买流量入口获取新增长,但从长远来说,在旅游领域流量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对于一家扎根中国的公司来说,那一套套的打法在中国能混得风生水起,扩大一点的话,或许在亚太区的大部分市场都是通用的。但是再扩大到全球市场,这些所谓的基因和经验存在限制。这条路的摸索需要时间,特别是后端的供应和服务体系。

万璇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对比任何国外旅业巨头,携程在技术与资源整合的能力上不落下风。国内旅游业的竞争比国外更加残酷,携程能够在这种环境下跑出来,其本身就练就了相当强的战斗能力;不同的国家市场有不同的特性和市场游戏规则,这对携程是一个挑战,但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

杨哲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海外业务已成为携程未来发展的重点。近年来,携程通过投资并购、资源置换,同海外酒店、目的地供应商、旅游集团以及技术服务商开展了多元化的合作,出海步伐稳健紧凑,海外品牌运营以及本地化运营能力得以提升。国内旅企也纷纷把国际化与全球化作为未来发展战略,竞相布局海外市场。得益于国内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成熟,企业在国内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短期内有利于快速打开国际市场,建立竞争优势,长期来看更应关注国际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和当地行业环境的差异化。旅游涉及文化、政治、法律、经济等诸多方面,不断满足当地游客需求的本土化经营才是立足海外的根本。

程超功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携程的国际化与Booking加码中国市场有着相似的逻辑,都是为了寻找新的增量市场,背后也都有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携程的国际化能否达到预期目标主要取决于两个变量,一是美团酒旅在中短期内的高增长能在多大程度上掣肘携程的国际化,二是世界经济复苏的趋势能否延续。住宿间夜量的快速增长,使得美团事实上已经成为携程在国内最强有力的对手,未来携程可能需要分出一部分资源来应对美团的挑战。贸易战局面扑朔迷离,世界经济复苏短期存在巨大不确定性,从而对跨国公司业绩构成压力,携程的国际化也会受到影响。

胡柄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携程大规模展开国际化布局,既有我国旅游市场发展外部因素的推动,也是携程根据国内旅游市场竞争情况做出的战略选择。未来出境市场有规模性的增长空间,而国内线上流量红利的消失,这就要求携程在保增长的前提下拓展新的空间,而国际化恰恰是新的增长空间方向。早在收购天巡之前,携程就开始了国际化布局,但要注意的是国际市场规则以及各地区类似巨头的围堵。携程具备了拥有中国庞大人口基数的出境市场作为原始客源的优势,但同时如何巩固并守好国内市场也是携程要面临的问题。

祖长生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预测报告》显示,中国在线机票和住宿市场中,携程几乎占有近半壁的江山。但面对国内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制约,加上美团、飞猪等同业竞争者与之形成的鼎立局面,市场固化的态势正在逐渐形成,这让携程的拓展举步维艰,成本也与日俱增。扬帆出海,不失为优化资本运营和拓展业务的一条出路,要想做到全球第一,更是必须如此,笔者认同。

包力维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对携程在五年内做到全球第一持谨慎看好态度,这个时间可能更长,道路也可能更曲折,携程在国内的成功也不能代表它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能战胜国际巨头。但以携程目前的整体实力和James的深谋远虑和战略布局,携程实现全球第一确实很有希望。

魏建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携程一定不是败在目前的OTA竞争对手上!所以,携程五年做到全球第一,这极有可能。但它的新竞争对手是谁?目前还没看到。就像五年前,也没人注意到头条一样。

李洋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携程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大的风险是傲慢。20年的携程是中国旅游行业的骄傲。海外扩张、合资公司、收购、改域名这些是动作,全球第一是目标。但最核心还是提升旅客的出行体验,套用一个热词:不忘初心。

赵汝信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赶英超美的“大跃进”雄心值得点赞,还是希望携程能落地多做些颠覆现有旅游生态模式的工作,引领整个旅游行业朝着健康、有序方向发展,不负OTA龙头之名,而不是一味的买买买,成为一个令人恐惧的“巨兽”。

TRAVELDAILY SPECIAL FEATURE 2019

03

OYO模式还未被验证,中国市场巷战激烈、洗牌在即

2019年,OYO一次次把自己送上行业头条。商业模式尚未被验证,谁会是跑通模式的第一人?

特约评论员

OYO模式还未被验证,中国市场巷战激烈、洗牌在即

短短两年时间,OYO在中国的下沉市场收割了规模,也引发了传统酒管公司和OTA的忌惮。2019年,OYO一次又一次把自己送上行业头条,商业模式受到非议的同时,模式相似的中国玩家在酒店、OTA巨头、明星投资人的支持下同样立下了跑马圈地的目标。OYO的商业模式还未被市场验证,谁会是跑通模式的第一人?

朱明生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OYO轻加盟的模式本身没有问题,软品牌也是行业重要发展趋势。OYO模式是低费用、轻品牌、轻标准、重营销、轻运营等等的融合,它被人质疑的最关键点在于给门店运营赋能不足,几乎是零赋能。谁能总结出“远程运营平台+本地资源聚合”的赋能模式,谁就能跑通这个模式。所以第一人应该是具备强大线上线下运营能力且积极部署软品牌战略的集团。

陈舜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国内中小型酒店存量巨大,轻加盟市场还有巨大下沉和发掘的空间。目前市场玩家加盟酒店数量,相对于存量数是小巫见大巫。每种类型的轻加盟品牌在攫取属于自己的目标客户酒店群体,虽同属于轻加盟的市场但各玩家的方向各异,都在从不同的切入口运用互联网的技术、思维、营销以及品牌等打造自己商业模型。谁会成为跑通市场的第一人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谁能够遵从商业常识和本质并为业主创造价值就会成为市场所接受和获得最大市场价值的模式。

祖长生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可以说,OYO最初的商业思想和模式我是认同的,如果按照当时的思想和模式做下去,至少可以让国内众多零散和被边缘化的中小型单体酒店得到整合,从而帮助它们提高服务意识、知识、质量和收益。然而遗憾的是,OYO从实施的1.0模式到现在的2.0模式,愈来愈不让人看好。酒店是客人食宿的场所,产品服务质量的保障是其生命线。对酒店企业而言,如果被应用到只重数量而忽视质量的资本运作取利当中,而不是扎扎实实地做经营,那这种模式终究是要失败的。谁会是跑通模式的第一人,那就要看它的商业模式是不是符合酒店企业的发展规律了。

万璇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个人认为,不是模式跑通的问题,为什么大家不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你跑马圈地是你的事情,和消费者有什么关系呢?消费者从你的模式中能得到什么利益?目前还看不到OYO模式在中国对消费者而言有什么实质性的好处,所以,不是谁能先跑通的问题,恐怕要考虑的是谁先消失,谁烧多少钱消失的问题。

滕德毅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酒店还是要回归住宿功能本质,酒店行业与线下零售商有本质的不同。渠道门店可以跑马圈地,到处竖牌子,宣示“占领”,而酒店的统一品牌意味着稳定的服务水平和相似的硬件设施,以满足用户一定预期范围内的住宿需求。忽略酒店软硬件本身,一味地追求数量扩张和竖牌子,也许有资本意义,但很难做出品牌和形成用户群体,欲速则不达,终究还是要在品质与速度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

程超功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OYO模式源自消费水平比中国低一个层级的印度市场,若没有资本支持下的超低价策略,OYO所宣称的入住率“魔法”也就没法玩下去。从市场反馈来看,OYO模式未能实现与业主的双赢,尤其是在逐渐掌握定价权后,为了入住率达标而实施的超低价策略,增加了业主的运营成本却没有实质的收益增长,动摇了部分业主对OYO的信任。借鉴OYO,国内轻加盟模式玩家要想取得成功,最根本的还是要实现平台、业主和用户的三方共赢,毕竟为了增长而增长的故事已经引起了投资者的警惕。

杨青锟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OYO的出现并不是一个常规的投资逻辑且还没有到能总结的时候,但笔者认为资金是把双刃剑,可以把利润和估值做大,同时也可以把亏损做大。在赌注特别大的时候,不是所有牌手都输得起并开得了牌。

胡柄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OYO的模式不多做讨论,就谈一个问题:业主到底得到了什么?获悉OYO中国区管理团队的人数后,可以确认这是家烧钱的公司,面对资本通缩的环境烧完钱后,其将何去何从?

高思伟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很多共享经济和新概念商业模式在近年风投资本的加持下,虽然没有盈利但还是勇往直前,跑马圈地。像全球有名的Uber、WeWork等公司都还在摸索利润点。但这也可以说是资本市场在进步,让愿意承担风险的人去进行大型的经济实验,让有想法和执行力的人去证明他们的想法和未来的商业模式。不断试错,不断迭代,没有永远的行业,只有勇于创新的企业。

冯健琪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OYO的目标是最基层,也是最没有投资方进入的蓝海——0-2星的酒店市场。中国作为入口最大,且旅行市场年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OYO和其投资人的投入是正确的。但从我多年的行业经验而言,如何快速培养和建立一支线上线下酒店运营团队,且确实有效地把盈利带给业主们,这个过程无疑是最艰巨的。同时,我们要感谢OYO,是它让业内一下子觉悟到原来小酒店搞大连锁也是个好生意,更是个蓝海。

李洋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OYO规模几何倍数增长是真的,现在不赚钱也是真的。低线市场的住宿模式有提升的空间,但是不是OYO模式,我们不知道,觉得自己看懂了,那就上船,没看懂就继续观察。如果既要规模扩张快,还要赚钱,OYO内心一定在说:“我太难了”。

TRAVELDAILY SPECIAL FEATURE 2019

04

Thomas Cook 破产的中国启示

百年旅行社Thomas Cook宣布破产重组。传统旅行社和代理商转型挑战重重,但路必须走。

特约评论员

Thomas Cook 破产的中国启示

9月,百年旅行社Thomas Cook宣布破产重组,即刻执行。这阵英国飓风无时差地刮到中国,业内震惊,但不意外,之后陷入沉思。传统旅行社和代理商转型挑战重重,旅游业务重运营、低毛利,线上线下均遭遇OTA挤压,未来如何品牌化、高质量发展?困难重重,但路必须走。

张力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传统旅行社面临的种种挑战,其中最重要的两个要素:一是产品本身能否持续跟上用户需求的变化;二是销售手段是否符合用户购买行为的变化。现在的消费群体中,自由行、私家团、定制、目的地参团等多种旅游方式正逐步成为消费市场的新趋势,如果固守多年不变的跟团旅游产品,甚至求量不求质,都将被消费者抛弃。消费者购买行为已经转变成为线上线下双渠道,旅行社的销售手段也要跟上这种变化,方能保证足够的流量。

祖长生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不仅改变着商品交换的商业模式,而且还改变着人们的社交和生活方式。支付宝和快递业态的诞生,让多少实体商场关门倒闭,其中不乏百年老店。作为以传统模式为生的线下旅行社,十年也好,百年也罢,如果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及时转型转轨,被淘汰是必然的。Thomas Cook的破产,再一次给旅游业敲响了警钟,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大势,社会消费模式变了,再痛苦也是要随之改变的。

杨青锟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以传统业务为基础的旅行社,在全世界范围看,都面临增长困局甚至滑坡风险,而Thomas Cook也是一家旅行社。笔者认为,任何公司和业务都要讲究效率,如果有更高效率的事和回报可以选择,为什么一定要死守效率低下的事?

朱明生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新的时代,信息技术作为新⼀代生产⼒的核心要素,必然促进新的生产关系和商业关系的形成。所有欠缺万物互联思维、平台思维、技术创新思维的,不懂得如何利⽤技术进⾏商业模式、管理体系和营销渠道变⾰的企业,注定要被淘汰。

苏昱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Thomas Cook的破产使人唏嘘不已。它的倒闭虽然有不少自身的原因,但也暴露了传统旅行社很多共性的短板。笔者曾了解过,国内传统旅行社在IT方向的投入其实也是很大的,但都不能在线上对OTA构成威胁。相反在线下,OTA大手笔布局对传统旅行社构成了很大压力。很多旅行社自有渠道日渐萎缩,逐渐沦为OTA的供应商。一旦OTA业务份额超过旅行社总体业务的一半,旅行社就会对OTA产生强烈的依赖。如果遇到外界某些不可预见的冲击,能否活下来都未可知,更别谈高质量的发展。对于中小旅行社,做好OTA供应商未必不是一种活法。但对于拥有品牌的大型旅行社来说,也许放弃全产业链,专注不能标准化的细分市场(如研学、疗休养,MICE),才是唯一的出路。

陈舜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未来旅游业态发展方向一定是产品的线上化和多元化,以及资源和服务的交叉化和融合化,而单一的个体以及独立的组织单元很难存活。未来传统旅行社以及代理商需积极主动地拥抱互联网,拥抱OTA,并利用自身的区域品牌优势、资源优势以及线下服务优势等与OTA巨头形成共生关系,分享属于自己的市场利润。

万璇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OTA对比传统旅行社在技术、信息透明度、产品标准化、价格等诸多方面都有优势,并且未来的优势会越来越大。传统旅行社走规模路线,在竞争中会越来越成为自身负担。传统旅行社要充分认识到:一是旅游业早已成为卖方市场,规模大、品牌老已不算多少优势;二是旅游业毛利低是普遍情况。因此,首先是不折腾,因为低毛利负担不起大金额犯错成本;再次,对消费者而言,除价格外,服务人员的专业度和能力是重中之重,传统旅行社在自身精细化运营和组织建设上要下苦功夫,这块会成为核心竞争力。此外,传统旅行社在技术升级上不应该对标OTA。要做一个大而全的平台,旅行社应该从自身优势业务出发,技术升级自身优势业务,提高核心业务效率。

杨哲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规模即杠杆,Thomas cook成为昔日的王者,当然少不了庞大厚重的身躯。然而在瞬息万变的新法则面前,庞大反而成为历史包袱。从Thomas cook身上可以看到很多大企业的问题:业务发展形成一定的垄断优势后,机构臃肿,盲目自大,对客户诉求不闻不问,对市场变化麻木淡漠,对新的竞争对手不屑一顾。习惯了躺着挣钱,畏惧自我变革。明知不能坐以待毙,又摆脱不了路径依赖。大象可以跳舞吗?也许变成一只小象,换一个舞曲,或者换一个大一点的舞场都有可能。但我们还是会看到更多的大象轰然倒下,毕竟不是所有的大象都能跳舞,不是所有的大象都有机会跳舞。

程超功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近年来,在OTA全面进军线下的情况下,全国旅行社总数依然达到了37794家的历史最高水平,这充分说明OTA的扩张并未危及传统旅行社,传统旅行社的困境还要从自身找原因。在旅游消费日益多元化的今天,以90后为主的新生代消费群体快速崛起,而传统旅行社无论是产品结构还是运营模式都没有发生相应的改变,供需错配问题始终存在。2019年旅行社行业整体业绩不太乐观,行业已经来到了一个变革的十字路口。

胡柄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国内旅游行业有一条鄙视链“OTA-航司-酒店-景区(主题公园)-旅行社”。生活水平提升的阶段,虽然还有庞大基数的重视性价比人群,以四五线城市为主,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以及人口欧素质的提升,留给传统旅行社的时间还有但也不长。

赵汝信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个人认为Thomas Cook破产主要原因在于小众旅游市场崛起。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信息越来越对称,游客有了更多的选择,曾经未被满足的需求得到了更加充分的满足。然而,当游客选择正在从大众消费向个性消费转变的时候,以Thomas Cook代表传统旅行社在干什么?他们多数仍然停留在大众市场,而且不断修修补补,增加线路,增加服务内容,对游客个性化消费需求洞察不足,并对由此产生的小众市场行动迟缓。相反,在旅游市场上活得比较滋润的是户外俱乐部、自驾俱乐部、研学机构等“小而美”的旅游公司。

高思伟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Thomas Cook可能只是个别的例子,因为它代表着最早的旅行社。我相信旅游业不会衰落,但是旅游从业者需要继续更新他们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的变化随着技术创新的加速也只会变得越来越快。

魏建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所谓“屁股决定脑袋”。传统旅行社业务,一直都有市场需求,但一直都在萎缩,毛利率下降是必然。既然“屁股”还坐在这个位置上,就很难彻底转型。路径依赖对于商人而言就是必然,破产重组反而是好事。

孙明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旅行社倒闭很正常,很多小旅行社活得也很稳健,关键还在于老板。老板步子太大,这个旅行社可能会往绝路上走;老板灵活,愿意投身新的生态圈,或许这个旅行社还有活路。

TRAVELDAILY SPECIAL FEATURE 2019

05

抖音民宿、多多旅游和旅游界的“李佳琦”

流量在哪里,生意就在哪里。抖音、拼多多、达人带货会成为OTA新的挑战者吗?

特约评论员

抖音民宿、多多旅游和旅游界的“李佳琦”

今年8月,抖音直连PMS服务商订单来了进入民宿预订领域;9月,拼多多悄悄向旅游业渗透;双11期间,旅游达人嬉游以一已之力带货1.4亿元。流量在哪里,生意就在哪里。他们会成为OTA新的挑战者吗?

包力维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我认为,抖音对OTA形成挑战目前看来不太可能。双11旅游达人嬉游的成功带货,只是特定时间点的个别现象,短期内无法复制。首先大多数旅游的决策周期是比较长的,综合考虑的因素较多,抖音、淘宝达人的推介模式能影响到的只是少部分可以快速决策的产品;其次,短视频平台在用户心目中的定位还是娱乐平台、流量平台,并不是带货平台,大部分用户在需要旅游产品时仍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OTA;最后,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不具备OTA强大的搜索功能,而线上的旅游预订很依赖搜索功能,因为用户旅游决策考虑因素较多,需要大量产品作选择和比较。拼多多可以切旅游的一块小蛋糕,但从其平台定位来看暂时不可能对OTA构成威胁。总结:流量和生意之间有关系,但没有直接关系,流量不一定能直接变成生意或订单。

祖长生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抖音、拼多多等都有大量的线上流量,进入住宿预订和旅游领域,对OTA而言,只是又多了一些竞争者,但不会成为他们的挑战者。其实,预订旅游、酒店、民宿出现在OTA以外的电商平台上并非新鲜事,淘宝、京东上都早有旅游和酒店的预订平台,他们也并没有成为OTA的挑战者。这是因为要成为旅游和酒店业的OTA,仅有线上流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转化率这一重要因素来支撑,而这一要素的形成需要消费行为认同和商业模式的融合,这就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了。

朱明生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它们会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但不会成为值得重视的挑战者。毕竟,当你想去订房时,大部分情况下,你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酒店官网或者OTA。去抖音,订房效率太低,一般不太会用,除非它做的一些优惠促销或者主题营销活动,正好被我看到。

杨哲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互联网短路的是不再创造价值的阻抗,抖音创造了价值,为平淡的卖货之路附加了新奇特和对KOL的信仰,为民宿主带来了增量。从种草到拔草的闭环来理解,直连预订或是其完善体验的无心之举。但作为新兴的直销场景,抖音为旅客和民宿主提供了另一种可能的选项,一旦模式跑通,也可以为机票,酒店提供新的思路。对更注重线下运营的民宿来说,OTA在旅游行业的地位并非抖音们一朝一夕能够撼动,真正的挑战是“种草+直销”的新通路。

滕德毅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非旅游平台流量对旅游业来说很有意义,是OTA流量的补充,取代OTA目前看来不太可能,毕竟旅游还是一个专业性的服务行业,主观判断非旅游流量平台带货的更多是酒景、玩乐、一日游、用车等相对标准品及低服务含量产品。流量平台充分发挥社交平台和电商平台的粉丝经济,有效影响感性的旅游消费。未来,流量平台会从在线旅游分一杯羹,但是不会成为主角。

程超功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随着中国互联网“人口红利”的基本耗竭,低增长成为常态,迫使包括在线旅游企业在内的互联网企业纷纷加大了对细分流量的挖掘,细分社群、下沉市场、短视频平台等成为争夺热点,同时,一些流量增长强劲的新兴平台也开始了流量变现。在这一潮流中,主流的OTA并未站在新兴平台的对立面,而是选择了“拥抱未来”,尤其在下沉市场及新营销渠道的探索方面积极作为。但对于OTA而言,在挖掘新流量源的同时也应警惕新的“跨界玩家”。

胡柄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KOL的问题在于大流量低转化,又碰到了低频的旅游住宿,这事变成了双低标准,而且在价值对等上头部KOL的费用并不低,旅游企业未必出得起钱。拼多多进军旅游行业瞄准的应该是四五线市场,有大量的低价、带货、朋友圈关系人群可以进行消费,所以传统旅行社要注意了,但是想和传统OTA竞争,就目前来讲有点难。

苏昱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在明后年,短视频和直播模式就可能给民宿、度假型酒店、邮轮以及景点带来可观的流量,从而对OTA带来一定的冲击。但对整体的旅游市场,短期内影响应该不会太大。一方面是因为短视频和直播的方式本身展示的局限性,另外的原因应该是目前旅行市场主要的消费人群和短视频直播的受众重合度不是很高。如果假以时日,短视频和直播的受众成为旅游市场消费的主力军时,目前OTA的地位可就岌岌可危了。不过,话说回来,凭什么OTA就不能进军短视频和直播市场呢?没准携程或者马蜂窝、猫途鹰的下一个战略布局就是直播。

陈舜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曾经拥有流量的京东和苏宁都切入过酒旅市场,但以失败告终。抖音民宿和拼多多做旅游,本质上和京东苏宁没有区别。酒旅产品属于中低频消费,商务和旅游都存在季节性,且服务的链条长,毛利低,做惯高毛利的电商企业很难投入巨资赚小钱,这并不划算。

杨青锟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很多热点和现象级的营销手段可以参与,但是能得到生态系统多久的支持和能在多长时间持续带货,估计连“李佳琦”自己都不知道,挑战OTA就更不用想了。

魏建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网红抖音是一门新的生意模型,未来会走成什么模样还要观察,但是他们肯定不是OTA的竞争者。拼多多的模式,反而有机会,空间也更大,但是需要更加扎根才行。

马克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不论是微博、微信亦或是抖音,都是变换了流量的获取方式,但是旅游领域核心的东西一直都是没变的。流量在的时候,拥有流量可以成为小而美,但是,这就跟冲浪一样的,下一波的浪来了,你是否还能站在浪尖上。

孙明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暂时成不了OTA的对手。一个网红可以促进销售,但不能促进运营。消费者最终走不了,还是要退款的,旅游运营者肯定也不会乐意就这么给网红付费,最终他们会走散的。

李洋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视频的视觉冲击、社交网络的信任传播链条、短视频的传播效果。这些都已经改变了电商和内容分发领域,是否也会对旅游行业形成新的格局。重庆和西安的网红城市模式,热点火了一阵又一阵,目前还是偏重营销,有效果,缺规模。

冯健琪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流量对OTA至关重要,但不是唯一成功因素,还有服务流程设计和交付。因为有流量,可以尝试旅行产品的预订入口,但旅行产品的全流程走通和交付远不是类似物质商品或者买菜/跑腿等服务那么容易,从其中的投入和研发成本难度来看,是个大挑战。

赵汝信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任何优质的流量平台,一旦过度商业化运作后,会迅速变得平庸或者成本高企,在这方面一直比较克制的微信近期也呈现出了下滑趋势。旅游行业的王者属于那些能对行业规则和模式做出颠覆创新的企业,否则都不过是行业的匆匆“过客”。

TRAVELDAILY SPECIAL FEATURE 2019

06

出境旅游遇不可抗力

为应对不可抗力因素影响,出境游玩家们该如何培养自己的抗风险能力?

特约评论员

出境旅游遇不可抗力

受地缘政治影响,今年出境游中的香港、台湾、美国等目的地首当其冲,关联方提前入冬。出境游是一门充满了不确定性的生意,玩家们该如何培养自己的抗风险能力?

苏昱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旅游业本身就是一个非常脆弱的行业,不仅政治,很多因素如天气、瘟疫、突发事件等等都会对其造成致命的影响。提前预防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为了企业安全,除了做到家有余粮之外,在主要优势市场外,多开发一两个辅助市场,做到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恐怕也是需要玩家考虑的。

祖长生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无论是出境游、入境游,还是国内游,都会受到政治、制度、安全、气候等要素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是旅游行业普遍面临的现状。建议旅游企业在经营模式上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并及时开发新的业务模式,关注时代变化的脉搏,都会对提高自身抗风险的能力有所帮助。

马克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地缘政治的波动导致中国的出境市场中,好几个目的地都瘫痪掉,再加上2019年整个中国的大经济环境形势差,出境游各个链条上的玩家整体的业务情况都是雪上加霜。只是出境游的玩家们,多个鸡蛋应该放在哪些篮子里面,以应对不知从何而降的风险;单一的客源和单一的目的地确实是有风险的,客源的多元化,以及组合型的目的地业务,是一条出路。

万璇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对做香港、台湾、美国专线业务的出境社来说,这影响是巨大的,但对整个旅游业来说,个别目的地地区受限并不影响整体的消费增长。今年整体出境游业务态势不好,增长乏力,主要和整体经济大环境有关。出境游从业者最好的抗风险手段是认清市场现状,节约成本,不要盲目扩张和做无谓尝试。好在旅游行业无须做多少固定资产的投入,主要是人员和办公成本,比较容易做到即刻止损。

程超功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在外部不确定性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继续沿用之前的“重仓”模式无疑于赌博,而是应综合研判外部形势分散布局,尤其在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的目的地应适当增加投入。从需求端来看,深度游和碎片化需求的快速增长,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空间,同时也是一个不错的“避风港”。对于一些处于上升期且地缘政治局势相对稳定的目的地,可以结合需求进行深度开发,多点布局,实现增量与增利的平衡。

李洋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我们遇到过,泰国因零负团费受管控,韩国因萨德事件旅游断崖式下跌,日本旅游因中日关系忽冷忽热。就像一年365天,不可能每天都阳光明媚一样。去年有去年的难题,今年有今年困难。不平静可能是常态,东方不亮西方亮,整体出境游还在消费升级的红利期。

张力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单一目的地出境旅行社看天吃饭的机率很大。尽量避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就算只做同一个目的地,也应该深耕不同类型产品,在跟团游、自由行或定制旅游上都有满足消费者的产品,或可以减少部分风险。

杨青锟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无论是出境游还是入境游,只要在旅游行业,风险就是常态,永远在运营上要留出余地。

TRAVELDAILY SPECIAL FEATURE 2019

07

A级景区的困局和文旅的出路

文旅融合的一年,景区的困局何解,文旅的出路又在哪里?

特约评论员

A级景区的困局和文旅的出路

文化和旅游部今年部署开展了文化和旅游市场整治行动、A级旅游景区整改提质行动。市场整治行动期间,全国共检查经营单位52万余家,责令停业整顿715家,吊销许可证113家。在景区整改提质行动中,全国复核A级旅游景区5000多家,1186家景区受到处理,其中405家受到取消等级处理。与此同时,由文旅相关部门及互联网、旅游业巨头联手打造的“一部手机游XX”模式正在各地尝试落地,这是新型文旅平台,还是会最终走上OTA老路,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文旅融合一年,景区的困局何解,文旅的出路又在哪里?

包力维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A级景区其实是自己把自己困住了,或者是被金字招牌困住了。躺在金字招牌上不思进取,导致景区运营质量下降。那些没有金字招牌的,反而没有这个“困局”,相信这次摘牌整顿是最好的破局之法。说到文旅出路,笔者认为文旅的本质是以文化作为旅游的吸引物,或者通俗的说,文化才是实质,才是卖点,其它都是形式。比如故宫打造的各种周边产品,周边产品只是形式,故宫承载的文化才是实质内容。从这个角度上看,“一部手机游XX”只是形式,如果这一形式没有能真正承载能够成为卖点的文化,它实质和OTA就没有区别。

苏昱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最近考察了一些A级景区,发现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在建设前景区没有充分考虑到发挥自身的优势,做到个性化和差异化。且景区投资巨大,每年背负的还贷压力大。基于财务压力,经营者往往看重短期利益,不愿意花钱对设备进行维护更新。文化内涵没有发掘,又想快速增加收入,会表现出两种极端形式:一种是提高门票及各种收费,其结果就是杀鸡取卵;另一种是使用浑身解数低价倾销门票,造成各个渠道价格混乱,价格体系崩塌,人数短期上升,但造成设施损耗严重。没有经费也不舍得花钱维护,造成设施设备缺乏保养更新,不能带给客人美好体验,有的甚至引发安全隐患。与其追求表面的信息化,不如踏踏实实练练内功,挖掘自身的文化价值,提升景区的品味。不过,在财务负担的重压之下,要求经营者静下心来打磨产品,应该算奢求了。

孙明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这种有中国特色的景区评级,自然是更多影响到国内旅游者和产业。最好是连景区评级都去掉,让景区完全市场化,让该受恶评不被人喜欢的景区自然死亡。“一部手机游XX”的效果仍待市场检验,对于消费者而言,目前的影响还没有那么大。

闫向军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一部手机游XX”模式关键在于平台法律政策定位以及商业模式确定,在这方面国内还没有一家平台厘清。我们可以把交通监管职能和客运票务预订放在一个平台上运营吗?OTA按照旅游要素整合的产品资源和一机游按照目的地整合的产品资源是两种不同的模式,一机游背后的区域文化旅游集团的角色倒是应该引起关注。

程超功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在新媒体时代,有围墙的传统景区正面临没有围墙的“网红景点”的挑战。从需求的角度看,所谓的“网红景点”代表了需求的趋势,传统的旅游景区不应仅将其看作是短期的潮流,而应从中发现变革的方向。把旅游景区从分散的线上平台搬运到一个官办APP上并未改变传统景区的产品形态,如何从需求出发对产品进行重构才是当务之急。

杨青锟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笔者须谨言慎行:如果把全国文旅的全部项目都看成是餐厅,那么是不是一定要给用户都吃一样的菜呢?是不是部分菜品也需要及时更新一下?如果把全国文旅的全部项目都看成科技公司,有多少项目是真正具有独特的研发能力呢?或者解决了一个别人都解决不了的问题?

赵汝信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诗”和“远方”终于走到了一起,本以为自此可以一起永远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没想到“远方”之外原来一直有个相好的——“资本”,他俩只想“一夜暴富”,根本不在乎“诗情画意”,或者根本不懂“诗情画意”。也许,只有经历时间的历练和摔打,才能识别谁和谁才是最好的CP。

李洋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网络总结的中国四大宽容:来都来了,人都死了,大过年的,还是孩子。正是规模很大的第一次出门旅游的人群,在“来都来了”的宽容下,让景区长期在低效管理,门票经济的圈子里打转。给政府部门的严管点赞,也给通过移动互联网工具进行尝试的模式点赞。但政府整治和工具尝试只是起点,不能依靠这个彻底改变景区格局,最终还是要引入市场机制和闭环反馈链条,形成长期有效的优胜劣汰,我们呼吁市场出现更多的乌镇和古北水镇。

魏建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景区肯定有景区的市场,但是根据我们在贵州旅游市场的简单调研,不愿意买门票去热门景区,尤其是自驾游的人,已经越来越多。文旅市场绝对是有前途和钱途的,但是不是目前的模式。只问一句:“一部手机游XX”,怎么建立持续的运营机制?有哪个案例成功过吗?

冯健琪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景区可以向上评级,自然也可以向下降级,尤其服务和设施不相符合的情况下。互联网能把更多的景区快速推荐给大众,其中好评点和差评点都会被迅速扩散,无疑给能抓住机会的景区以翅膀。同时,我们发现文旅项目中更多的地产公司参与其中,希望在相对性价比高的区域通过文化吸引力,打造商业成功,这个也是景区的一个未来机会。

TRAVELDAILY SPECIAL FEATURE 2019

08

入境政策利好,欢迎来中国看看

政策利好,痛点仍在。不管是美丽中国还是友好中国,入境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特约评论员

入境政策利好,欢迎来中国看看

移民局新规,北京文旅局允许外资旅行社,外国人过境免签新政,支付宝、微信支付推出外卡使用举措……关于推动入境游发展的利好逐步释放,但目前入境游仍有包括签证、支付、网络管制以及中国旅游形象打造的痛点存在。不管是美丽中国还是友好中国,入境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孙明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多年来,跟风互联网的发展,很多入境游从业者都在隐秘地过着充实的日子,政府如果只创造美好环境,不干预、不引导这个市场是不行的,如果可以积极加强国际化、人性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估计入境游市场会更好。长久以来,中国一直在努力打造入境游。可惜,人文基础不足,市场上有愿景,但未来几年不会有什么大变化。

闫向军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对于目的地机构而言,促进入境旅游发展,紧要之处在于目的地营销体系的建立完善,看看境外国家旅游局在中国的营销策略和模式,就会清楚我们自己应该怎么干。

程超功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长期以来,我国入境游一直处于低速增长状态,旅游服务贸易一直是逆差,改变这一局面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改革,包括签证便利化、互联网管制等。政策层面的改革相对易于实现,最难的是供给端的改造,如何产出契合外国游客需求特点的优质产品将是一个长期议题。另外,在目的地国际营销方面,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企业,我们与入境游先进地区都存在着巨大差距,迫切需要构建一个能够匹配中国旅游市场规模的国际化营销体系。

李洋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入境游过去承担着“为国家赚取外汇”的光荣使命,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升级的趋势,出境游比入境游发展快,形成了贸易逆差,但旅游逆差不关乎经济命脉,多赚的那些外汇对我国目前的经济体量来说,不是决定性的,所以我们心态可以不用焦虑,但入境游除了经济功能以外,还有文化和人文交流、对外形象等方面的作用,入境游仍需重视和发力。

杨青锟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国人在选择出境游时考虑的事,就是入境游客人考虑的事!比如有啥好玩的、是不是能直航、是不是能微信支付、是不是能满足中国胃、是不是终于把钱攒够了等问题。至于目的国政府的宣传口号? 估计没几个人关心吧。

魏建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先解决整体形象问题,不然来的人也就是户外人群,或者是看看北京、上海和西安这些观光门面。形象好了,才谈得上文化,那才是根本,才是吸引全世界更大人群的利器。

赵汝信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入境游有待于绿水青山的恢复,有待于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有待于服务产业的整体从业者素质的提高,有待于国内旅游行业回归理性发展……需要的条件太多了,入境游想说爱你不容易。

高思伟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个人觉得入境旅游发展的一个问题是境内旅游这十年都比较容易做,随着中国经济起飞,国人有了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去旅游,而很多选择了境内旅游。未来十年的改变有几点是有利于入境游的:第一,国人越来越多会走出中国,去些没有去过的国家,加强中国与世界的连接;第二,文娱项目和景区选择越来越多,竞争更激烈。以上两点都会促进旅游产业精细化,更多的景区、旅游局和文娱项目会针对入境游这一块下更多的努力。

冯健琪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入境游市场代表着国家在全球的形象和吸引力,与其世界地位密切相关。虽然入境游客户考虑方方面面,尤其空气环境和食品安全,这些治理的难度是有,但如果全国上下都把提升入境游市场为目标,整体做个组合拳,在执行力超强的中国不是个难事。

TRAVELDAILY SPECIAL FEATURE 2019

09

京沪高铁高速驶向IPO

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主板上市,未来铁路的市场化改革或将更进一步。

特约评论员

京沪高铁高速驶向IPO

11月14日,“中国高铁第一股”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根据招股书,京沪高铁连续实现5年盈利。截至目前,京沪高铁已安全运营超过8年,累计发送旅客11亿人次。京沪高铁上市后,铁路的市场化改革或会更进一步,未来高铁运营中更加公平、开放的产品及服务可期。

杨哲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京沪线对高铁和民航来说都是实至名归的黄金线,双方投入大量优质的运力,也赢得了真金白银。高铁开放选座、开售电子票、京沪高铁IPO,一系列市场化的改革正在逐步缩小铁路和民航服务水平的差异,两者的竞争日益变为面向差异化市场,竞中有合的同量级竞技。在民航控制放量的大背景下,京沪线这种热门线路的潜在需求长期处于抑制状态,高铁则适度弥补了民航的运力和时刻缺口,特别在大范围航班不正常的情况下,高铁更成为快速疏解旅客的首选方案。相比民航,高铁可以覆盖更广泛的出行市场,同民航的无缝接驳、互联互通能够为民航输送沿线客源,扩大航企的市场覆盖半径,进一步发挥民航远程运输的独特优势。

祖长生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京沪高铁的上市,意味着原来带有政府痕迹的“铁老大”正走入市场。由于高铁的座位如同飞机的座位、酒店的客房一样,属于易逝性产品,不能储存。因此,从企业收益管理的角度看,未来高铁在运营中将会对票价实行公开的动态定价。这样,既可以提高高铁公司的收益,又能够平衡不同需求期旅客的流量,实现双赢。但与民航不同的是,铁路因更多地涉及民生,所以,未来在实行动态定价的同时,还会更多地兼顾社会认同问题。

滕德毅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高铁上市是否能为行业带来市场化操作空间值得期待,比如参考航班进行一定范围内的动态定价,比如实现高铁旅客的会员积分与等级权益等,并且在机铁联运、外卖订餐、传媒、旅游、土特产等多维度跨行业合作探索,为高铁旅客提供增值服务。

程超功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高铁路网规模的快速扩张为中国旅游业的未来储备了巨大的增长动能,高铁的市场化则为挖掘这一增量“金矿”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按照中国人口增长趋势,未来可供高铁汲取的“人口红利”相对有限,通过市场化运营拓展“高铁+”的增长机遇是必然的。但是,仅从一次IPO中还无法看到高铁运营市场化的清晰蓝图,未来还应该继续关注相应的体制机制改革进程。

李洋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我国三分之二的人口和GDP在东中部,以我们现在的经济体量,足以支撑两个最主要的经济中心点高效交通,所以京沪高铁和京沪航线都很赚钱。让我们记住两个启示:一,在我国点状经济结构下,点之间的高效交通需求,只会越来越密集,所以在热点之间,高铁和民航不是竞争关系。二,铁总集全家之力打造盈利明星,不代表“八纵八横”高铁都是盈利明星,西部的高铁线路可能永远无法盈利。

冯健琪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非常期待高铁上市后的发展。能把中国的高铁产品带去全球,是所有中国人的骄傲。另外,京沪高铁的上市,更多市场化运营的可能性在增大,有竞争力伙伴的深入合作的可能性也在增大,同时也能加速其自身的上市表现,形成一个闭环效应。

TRAVELDAILY SPECIAL FEATURE 2019

10

中国酒店集团的全球酒店325“狂欢”

中国酒店集团出现了明显的梯队化趋势,除非“奇兵”降临,否则难以实现短期赶超。

特约评论员

中国酒店集团的全球酒店325“狂欢”

中国酒店集团进入新的增长阶段,在今年美国《HOTELS》杂志“全球酒店集团325强”排名中,Top50榜单的中国酒店集团出现了明显的梯队化趋势:锦江以94万的房间数雄踞第一梯队,华住和首旅如家则以超过40万的房间数列第二梯队,格林、东呈和尚美以超过10万间的房间数列第三梯队,开元、住友、香格里拉、万达、港中旅和金陵以低于10万的房间数位于第四梯队。四大梯队泾渭分明,各酒店集团想要快速跃升一个梯队,除非出现OYO一般的“奇兵”,否则很难在短期内实现赶超。大酒店集团在思考:如何在保证规模的同时,做出拳头产品、民族产品乃至全球品牌?而在“全球酒店集团325强”榜单之外,还有千千万万的中国中小酒店集团在寻求突围的可能:到底要专注做产品,还是专注做规模,还有时间留给他们吗?

祖长生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从酒店集团战略层面看,首先做大,而后做强,这是无可非议的。中国改革开放40余年,各国内品牌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与融合打磨,形成了今天的局面,可以说是来之不易的,更是很难被替代和改变的。对其它千千万万的中国中小酒店集团而言,笔者不建议去走OYO模式的路子,还是在专注产品品质的前提下来发展规模,以等待机会而水到渠成。

陈舜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在全员互联网化和消费升级的背景之下,不管是现阶段主力消费的70和80后人群,还是潜在的主力消费的90和00后人群,未来对于产品品质和差异化的要求一定会越来越高,所以个人认为,对于中小酒店集团来说,打造出属于自己风格和品牌的产品要优先于规模化。

程超功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当前我国连锁酒店处于规模扩张的后半程,正在由规模扩张向资本及管理扩张阶段过渡,在这个过程中,不具备资本及品牌优势的玩家已经开始出现“掉队”的迹象。但也不能据此就认为中小酒店集团就没有机会了。从需求趋势来看,日益多元化的需求为酒店业带来了新的机会,例如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民宿、客栈等,一些拥有强大产品力及运营能力的玩家通过专注于细分人群获得了不错的增长,也得到了资本的认可。

杨青锟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中国拥有14亿人口,把国内业务做好了,在世界自然就能排上名次。对于中小酒店集团来说,没有必要全部都做大,也不现实,能赚钱不就好了?

苏昱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酒店能否从大战略里分出一点点注意力,给我们消费者呢?我们对酒店的愿望只有三点:安全(没有小广告骚扰电话,房间里没有隐蔽摄像头)、卫生(不要用擦过马桶的抹布擦水杯)、舒适(床单被罩枕套的布草质量好,枕芯干净舒服,房间噪音小),能满足吗?

胡柄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量变到质变,这个质变未必会是往好的方向,大规模的客房数量同样需要大量的专业运营者,酒店行业人才断层不是一天两天了,希望酒店不要除了规模一无是处。

高思伟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中国本身内部市场庞大,内在需求和市场也同样很大,所以只有在这样的市场孕育下才能够产出伟大的酒店集团。我觉得中国的中小酒店集团必须要抓住这个趋势,形成规模,才能够更好地投资在产品和品牌上,一定要争取做行业的头部企业。

冯健琪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无论产品还是规模,最终投资人看的是收益和增长率,更直接的是市场潜力。放眼世界,集团排名仍然在不断变化中。如果创意和其吸引力的变现能力足够强,资本市场会推动品牌的快速扩张,尤其中国旅游业还处于大步增长的时期。

TRAVELDAILY SPECIAL FEATURE 2019

11

四大航盈利能力下降,洲际航线整体面临止亏难题

民航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洲际航线并未如愿挑起航司的盈利大梁。

特约评论员

四大航盈利能力下降,洲际航线整体面临止亏难题

2019上半年,民航发展面临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系统性安全风险加大、行业增长波动性增加、收入品质有所下降等诸多挑战,四大航上年半财报显示,四大航共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72.75亿元,均呈现负增长态势。与此同时,洲际航线并未如愿挑起航司的盈利大梁,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理事长李军表示,连续三年中国民航的国际航线处于亏损状态,并在2018年亏损了219亿元。

杨哲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中美贸易摩擦等影响,国际航空市场需求疲软,国内航企经营压力持续加大。虽然中国民航规模已经全球第二,但其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远落后于美国。在对等开放原则下,没有开放的航权,无法获取开放的国际市场,而天空开放则意味着国内航企要分享国内市场并直面外航竞争。一方面国内航企运力较为分散,集中程度不高,国际航线布局不平衡,海外运力投入占比较低,基地航司参与国际化竞争的能力亟待加强;另一方面国内枢纽型机场的中转率、国际航班占比以及连通性不高,枢纽的区域辐射能力较弱,难以吸引国外中转客源。更重要的是国内航企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水平有待提升,要进一步降本增效,增强自己参与国际市场角逐的竞争力。

程超功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近年来,我国民航洲际航线增量不增利的现象备受关注,背后的原因虽有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及中美贸易战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但最根本的还要从我们自身找原因。就目前来看,地方政府简单粗暴的财政补贴政策是造成我国民航洲际航线增量不增利的重要原因。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地方政府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让市场成为推动洲际航线发展的主要力量,将入境游接待企业的增量收益作为发放相关补贴的参照,形成可持续的增长模式。

李洋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民航依然是最高效的通用出行方式,也是典型“看天吃饭”的周期性行业。既然通用不可能大规模盈利,所以只要不亏损就是好消息。在“控总量、调结构”的监管基调下,国内运力投放受控,往国际倾斜。先有路,再有车,国际航线需要培育,现在依然是中国民航最好的发展时段,风物长宜放眼量。

杨青锟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往后统计几十年,好像航空业整体也没有赚到钱,在经济形式不好的时候亏钱实在是太正常:引入了飞机就算航司不飞,也有资金成本,如果需求不足强行飞,那能亏的更多。

万璇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四大航开辟洲际航线不仅仅是算单一的收益账,还需要考虑带动航线地经济发展的问题。地方政府也会有相应的补贴给航司,目前国际航线亏损情况还属于各大航司能够接受的范围,除运营业务收益以外,相应的航权、时刻价值也是很高的。

苏昱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其实不仅是国内航司,国际上的航空公司日子好过的也不多。全球经济不景气,给航空公司带来的是压力是巨大的。在这种情况下,能否借鉴当年全日空扭亏为盈的做法,把公司划分成细小的单位去作战呢?套用目前时髦的说法,用区块链的思维去经营,能否出奇制胜呢?

高思伟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个人认为现在国际航线处于前期投入阶段,运力过剩,需求还没有跟上。我觉得这些问题,特别是一线城市的航班慢慢会有所改善。另外一点是民航可能需要加大在海外的品牌投入,提高知名度,这样可以提高在海外销售的平均票价,有助于实现利润更大化。

TRAVELDAILY SPECIAL FEATURE 2019

12

旅游目的地赛道挤满巨头和独角兽

在这个独角兽和巨头横行的领域,玩的是资本心跳,还是比拼精耕细作能力?

特约评论员

旅游目的地赛道挤满巨头和独角兽

2019年4月,目的地旅游平台KLOOK宣布完成由银软领投的2.25亿美元融资;次月,同样是目的地旅游平台GetYourGuide宣布完成同样由银软领投的4.84亿美元融资。全球目的地旅游赛道在资本寒冬依旧活力不减,Airbnb、Booking集团、Expedia、携程等均有布局,去哪儿还被曝光将做出重要战略调整,将原本独立的酒店事业群升级为目的地事业群,并整合门票和玩乐事业部。在这个独角兽和巨头横行的领域,玩的是资本心跳,还是比拼精耕细作能力?中小玩家还有没有机会?

包力维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在独角兽和巨头横行的领域,总是先玩心跳,再拼精耕细作的能力,个人认为目的地旅游也不例外。当然,个人认为从目的地旅游的业务属性来看,能够在某些目的地精耕细作的中小玩家也一定有机会,难点是持续地精耕细作,并且最终也会大概率被资本或巨头收购。

魏建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这个市场是我目前能看到的,最充满想象空间、最有机会挑战传统OTA的,但难度也是很大的。首先就是流量,巨头有流量有资本,但是可能缺乏对这个市场的理解。没有深入扎下去,去了解目的地市场,光凭想象,是找不到感觉的。我们这样的小玩家只能比拼精耕细作的能力。挑战携程等巨头,依然还有机会。

马克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目的地旅游领域近几年吸引了巨头的扎堆进入,并且也有大的资本介入,但是平台型的玩家,还是集中在流量获取和变现上。目的地旅游领域的产品,本身处于旅游出行链条的末端,并不是聚合流量的利器。只是这个领域的产品更加碎片化,而地面上的资源方,长此已久的手工和低效率地运作,以及产品的同质化,最后只能比拼价格,最终崩盘重来。巨头看重的流量和流量变现的空间,而小的玩家生存空间在于如何提升后端地面上的运作效率和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并且在此之中创造价值。

万璇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做出境旅游目的地碎片化的国内创业公司其实不少,不过在这4-5年内活下来的屈指可数。境外旅游目的地碎片化产品整合难度大、运营成本高、低频次,还有一个核心问题在于很难形成独立的流量,做为消费者,不会为了买一张门票不去携程等平台OTA上找而去单独下载一个APP购买。所以目前活下来的公司,基本上也靠给各大OTA供货以获得收益。

闫向军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如果把旅游者的花费分为两部分,在到达目的地之前,旅游者在标准化的产品上的花费如机票、车票、客房等,已经搁在OTA的口袋里;而到达目的地之后的花费,就是目的地旅游平台、OTA、目的地文化旅游集团、一机游运营公司等惦记的钱。应该注意:交通住宿等标准化产品具有刚性消费特点,而目的地旅游产品具有弹性消费特点,所以这个领域依然热闹。

程超功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旅游消费本质上是场景驱动的,从出游动机的酝酿到产品的购买决策,再到行前、行中和到达三大消费场景,只有每个场景之间紧密衔接才能创造出更多需求,而这正是目的地平台的投资价值。对于越来越讲求生态化的大型平台而言,目的地是其生态化版图中不可或缺的一块,这也是当前资本追逐目的地平台的内在逻辑。在流量垂直化及社群崛起的时代,目的地领域也正在涌现出一些新机会,尤其是一些转型于社群营销及垂直流量的平台将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杨青锟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软银在历史上投出了较多的优质项目,但近几年的多项投资还需要时间的检验。在目的地业务领域,真正强势和有优势的并不是资源方,而是分销渠道,每一项产品都属于特定目的地,哪一个分销渠道又不是在卖目的地的产品呢?

赵汝信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旅游,用句段子描述,就是从自己生活腻的地方到别人生活腻的地方短暂体验下,其本质是“异地生活”,对移动互联网来说,这根本不是事,无非切换个地域按钮的事,或许这个领域的真正玩家在行业之外,出现“干掉你,又和你无关”的奇局。

苏昱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大公司有的是流量和资金,缺的是落地;中小玩家会的是精耕细作,缺的是流量和资金,两相若结合——完美。

孙明

环球旅讯 特约评论员

中小玩家会傍大腿的就能活,管他谁是老大。“城头变换大王旗,总有朋辈成新鬼”,自己活得好就是行业存续下去的前提。

TRAVELDAILY SPECIAL FEATURE 2019

消费分级和下沉是2019年中国旅游业的两个趋势。2020年,行业发展在形式与内容上将更趋多元化;OTA平台、国际连锁酒店的服务下沉、如何提供个性化及本地化的产品和服务亦将备受期待。

5G时代的通信速度所带来的红利将催生旅游行业无限的想象力;种草、带货等以内容为核心的消费模式有望带动在线旅游行业实现新一轮的高速增长。2020年,新的营销渠道、数字技术和商业创新模式或将大量涌现,甚至将深刻改变这个行业。

宏观经济进入下行周期,尽管旅游业存在一些发展痛点和瓶颈,但整体上仍处于黄金发展阶段。提速、下沉、精细化、融合、区块链……这些都可能成为2020年旅游行业的关键词,站在新周期起点,我们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TRAVELDAILY SPECIAL FEATURE 2019

趋势&变化

看看他们怎么说

消费分级和下沉是2019年中国旅游业的两个趋势,未来一年最值得期待的趋势或变化是什么?

消费分级和下沉是2019年中国旅游业的两个趋势,您认为未来一年最值得期待的趋势或变化是什么?

王煜

春秋航空董事长

未来一年,我认为最值得期待的是在消费升级的总体趋势下,旅游业在创新转型与品质服务上的齐头并进。消费的分级将不断推动旅游业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个性化、多元化的细分领域产品开始逐步显现实力,分众市场的强烈反馈将持续激发旅游企业的创新开发活力与深耕细作潜力。同时,基于旅游业的服务属性,如何通过精细化的运营与管理方式提升消费体验,从而推动旅游业这项幸福事业向高品质发展,是旅游企业及从业者必须思考,也必须为之付出努力的。

游磬基

元钛长青基金合伙人

我认为未来一年最值得期待的是各种形式的达人带货,虽然过去五年间不乏这个领域的创业者,但是2019年底才开始了一波小高潮,可以预见的是基于图文内容、短视频传播以及直播带来的旅游产品带货迎来高潮。其中,周边亲子玩乐和度假以及高性价比酒店,将是其中最先爆发的品类。

陈妙强

开元酒店集团总裁

消费升级是大势所趋,但更应该重视消费分级,要结合自身定位,激活并释放更多人的消费潜能,不同的消费人群需要以不同的方式运营,通过精细化的运营方式提升用户体验。一方面,持续看好一二线城市的高品质、重体验消费;另一方面,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酒店市场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和发展前景。随着互联网的渗透,新技术的便捷和高效将得到更好的延伸。

孙洁

携程集团CEO

以人为本、基于技术互联互通的新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服务业的全球化是其中一个显著特征,这将会催生一批新的伟大的跨国企业。包括携程在内的旅游企业正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今天的中国和世界连接日益紧密,旅游市场的国际化应当视为一种“新常态”。即当我们讨论消费分级和下沉趋势的时候,应当将国际市场同样看作目标和前提。无论是出境游还是入境游,国际部分在中国旅游业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也会给旅游业带来广阔的业绩增长空间。

孙坚

首旅如家酒店集团总经理

消费个性的生长和蔓延是一股不容忽视的新浪潮。作为一个与人亲密接触的消费类型,酒店业的产品一直以来代表了社会人群对住宿需求的更高愿望,它的产品实现精度也向来以专业周到、细腻体贴为核心影响。当下酒店行业对消费升级的认知,已经高度反映在中端酒店的爆发式增长上。而当我们向上思考,产品消费分级可能是一个更加巨大的裂变需求。在产品消费分级上的消费升级,或将成为未来中国酒店业更丰富的深耕方向。

孟令航

锦江WeHotel总裁

数据显示,中国三线及以下城市贡献了中国三分之二的经济增长,2018年末城镇化水平已接近60%,交通的便利性以及互联网的急速发展,使得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力增加,消费分级趋势越发明显,不同的消费领域已经呈现出不同的个性化需求趋势,相信在未来一年会更加明显。另外,值得期待的是下沉市场的新生力,随着“小镇青年”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这将会成为旅游市场的新势力,下沉市场作为旅游目的地,文旅需求预计会继续爆发。

郭庆

美团副总裁、美团酒店总经理、美团门票度假总经理

中国旅游业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机遇期。能否突破拐点,从中长期来看,关键在于中国旅游业的供给侧数字化进程,是否能够与需求侧的数字化相匹配。需求侧的层面,消费分级和下沉是中国旅游业现阶段发展的结果,其背后的原因是国人消费能力的升级——旅游消费日趋刚需、高频,越来越多“旅游新人口”进入到旅游消费市场。抓住新人口、新需求的新特征,短期内对中国旅游从业者都至关重要。供给侧的层面,利用“互联网+”提升旅游消费便利度是更加关键的课题。高星酒店餐饮、婚宴等非住宿服务的线上化,低线城市酒店预订在线化率的提升,5A级国有景区2022年将全面推行门票预约制度,是需要全行业合力推进、帮助中国旅游业长期发展的关键任务和机会。

吴志祥

同程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同程商学院院长

消费和流量的下沉将是未来一年值得关注的趋势。随着一线城市的逐渐饱和,非一线城市已经成为行业增长的主力,更加高效地挖掘非一线城市潜能将成为主流企业保持稳定增长的基石。在这一趋势下,在线旅游企业需要找到能够有效触达三、四线城市用户的平台,同时在产品结构、市场策略等方面做出调整。

赵颖

阿里巴巴集团资深副总裁、飞猪事业部&全球付事业群总裁

消费分级和下沉的是行业数字化能力发展起来的必然结果。只有行业实现了数字化运营,对于下沉市场的消费者才具备了连通的可能,对不同消费能力和偏好的消费者才具备了精准营销和服务的可能。这个趋势在未来一年还会持续地显性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年轻消费者的崛起,也决定了旅行会越来越向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个性化又必然意味着越来越多目的地的体验,诸如餐饮、娱乐、购物都会被整合进旅游的业态中来。这背后是旅行生活态度的兴起与变化。因此,针对消费分级、下沉、个性化而匹配的C2B定制和一体化行程服务,是我们最期待的。

陈刚

去哪儿网CEO

一方面,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已经成为民众消费领域的刚需。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拍照打卡的传统旅游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用户日趋个性化的出行需求。同一个目的地,在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种玩法。对于目的地的深度体验,和对于当地玩法的极致探索,将带领旅游行业进入新一轮消费升级。未来,我们将看到基于目的地维度的更多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出现,这将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杨昌乐

途家集团CEO

在内需启动、消费升级以及国民收入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旅游业正步入黄金发展期。国内旅游行业政策环境持续改善、技术创新应用,旅游行业也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人工智能、AI算法等新技术的应用,让民宿行业从以前过于依赖人力和低效组织,到用机器、算法、系统去实现高效运转。未来一年非标住宿行业的时间窗口将关闭,国内民宿战争将结束,这个领域也会迎来新的格局。

罗军

途家及斯维登集团联合创始人

消费分级和下沉,都体现了中国的旅行消费者越来越成熟、明智、自主。新一代年轻用户快速崛起,民宿成为重要住宿选择。他们更乐意在旅行中住民宿而不是传统酒店,用更低的成本获得更个性化的住宿体验,并主动分享,收获幸福感与满足感。

陈驰

小猪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中国消费者比以前更加成熟理性,消费需求和偏好也更加多元化。消费分级带来了产品从观光到体验的升级、运营从重硬件到重内涵的服务转变、竞争从具体领域扩展到多个跨行领域、格局从国内逐渐升级到国际范畴,这些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吴伟

东呈国际集团董事、资深副总裁

今年最大的消费信号就是下沉。整体经济环境造成一二线市场相对饱和之后开始往三四线市场延伸,这既是中国经济的趋势,是大消费的趋势,又是旅游业的趋势,更是酒店业的趋势。未来三年,从一二线到三四线、从线上到线下、从城镇到乡村、从年轻人到老年人……下沉将无处不在。中国酒店业也将在中国广袤的县级市场展开无死角的激烈竞争。市场竞争的压力、经济下行的压力,将迫使市场重新回归理性、回归性价比,坚持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会存活得更好。

李亚林

维也纳酒店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随着一二线城市的日趋饱和与互联网流量红利的逐渐衰减,未来的增长动力已从一二线城市转移到三线城市以下,而占据主导的人群也渐渐从精英阶层转移到了“小镇青年”身上,2020年,我们期待“小镇青年”的消费能力进一步释放。

赵楠

轻住酒店创始人&CEO

在宏观经济下行,住宿业供给过剩的大趋势下,住宿业供给侧的整合和效率提升将成为未来一年行业重要的趋势。而在存量供给整合和经营效率提升的过程中,如何能提高现有酒店资产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收益,将成为行业共同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张强

旅悦集团CEO&去哪儿网总裁

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消费者的需求愈发多样化,⽂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将促⽣更加丰富的业态,未来将进⼀步打通产业壁垒,打造⽂旅新消费。

夏青宁

你好酒店创始人兼CEO

最值得期待的是轻连锁行业在下沉市场的潜力。下沉市场的单体酒店数量虽然相对较少,但是连锁化的价值更高。这些地方汉庭、如家等快捷连锁酒店不多,相比之下轻连锁模式更有竞争力。

马佳

Booking.com缤客中国区总裁及全球副总裁

旅游的多维融合趋势有望持续向好走高。旅游已不单纯是基于目的地之间的简单人类活动,以“人”为本的“旅游+”将被诠释和拓展出多重定义和可能。文化、体育、生态、数字化技术等更多形态的融合将为旅游行业带来更丰富的内涵和体验,也将逐步满足人们对无界旅行的期望。

Xavier Desaulles

Club Med 亚太市场销售事业部首席执行官

响应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的要求与指导,以及随着近年来行业的进步和消费者意识的提升,2020年我们期待看到,可持续化发展将深入到旅游度假行业的方方面面;行业发展在形式与内容上将更趋多元化,休闲、运动、探险和观光等多样旅游度假需求将并驾齐驱;消费者更注重体验生活真谛和寻求高质度假,全家出行共享欢乐时光将成为未来出游重要形式。此外,冬奥会的临近更将引发冰雪度假热潮。

张志锋

Hotelbeds中国区董事总经理

旅游业的消费分级和下沉趋势将继续加快。几大OTA平台和国际连锁酒店是否会继续下沉到三四线城市,实现技术更加创新,服务下沉,提供个性化和本地化的产品和服务是值得期待的。消费分级说了蛮久,旅游预订大平台并没有完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针对不同人的需求和价格敏感度提供相应产品。期待在产品供应端提供更多不同类型、价位的产品供消费者选择,并在技术上实现突破,更加精准的对分级人群实现产品的推送。同时也期待新的个性化垂直的产品和平台公司的出现。B2B行业会继续保持整合的趋势,靠补贴和传统搬砖模式的小型B2B公司将被淘汰或被收购。同时,酒店将精简分销渠道,选择1-2家相对专业和技术领先的B2B合作伙伴,可实现更好地控制价格,为客户带来优质产品和体验。

张琪

默林娱乐集团短途游业务中国区总经理

全国5G商用的正式启动,宣告了5G时代的大幕正式拉开。旅游业作为极其重视“体验感”的行业,将成为5G科技应用落地场景的排头兵。除去消费者相对熟悉的5G智能手机终端外,借5G技术赋能全面升级的新一代8k高清图像电视,VR/AR设备、全息影像、智能机器人、实时翻译机等应用终端将陆续面世,打破原有传输带宽、运算速度、分辨率与空间等限制,进一步应用于出行预订、景区游览、酒店服务等各项旅游场景,结合大数据与云计算为用户带来更高效的出行服务与更具冲击力的沉浸式体验。

钱建农

复星旅游文化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未来一年行业分化加剧,全球旅游业受地缘政治和经济危机影响波动较大。中国旅游业一方面会受全球波动影响,另一方面受经济下行及消费分级影响,行业会出现更大分化。虽然行业分化对一些落后企业造成压力,但是在未来一年,旅游业的结构性机会将会更大。随着中国中产阶级及新一代消费群体的出现,旅游业依然是一个非常好的行业,符合未来需求的新商业模式将开始繁荣,先进企业和落后企业的营收差异在未来一年会变得更加巨大。

Kevin King

石基集团首席运营官

无论是消费升级还是下沉,对于中国旅游市场来说,都意味着更多的机会。消费层发生的变化将进一步影响旅游业为用户提供的产品、营销方式和沟通渠道,这代表着旅游产品供给方的产品需要多元化,渠道不仅需要下沉还要采取更加开放的全渠道战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技术与业务的结合将更加紧密,酒店和旅游业如何通过数字化重塑消费者体验,优化服务流程,调整组织架构,将会是行业为之努力的方向。

王越

IDeaS收益管理中国区助理副总裁

对于C端旅游者来讲,消费分级将更加剧烈,消费者对价格更敏感,对旅行体验更加关注的不再是“到了哪里”,而是“我到了哪里”的个性化体现。企业获客成本将不断增加。对于B端旅游企业来讲,变化在于精益管理,资本盛宴过后,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才是长期发展的制胜王道。

陈小兵

凯撒集团董事长

随着社会需求的进一步提升,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较为强劲的产业之一。在内需启动、消费升级以及国民收入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国内游方面,未来游遍祖国大好河山将成为新的主流,这其中饱含中国传统文化、多样美食、风土人情等文旅产品或将更受大众青睐。此外,随着消费市场的下沉,未来旅游格局将更加细分化,专业化、精细化程度也将逐步提高。

温前

广之旅副总裁

“新消费时代”将是更理性的“消费升级”。企业回归本质,也就是回归到消费者、服务、体验上。以个性化服务为优势的传统旅行社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旅游的服务与体验将从有形的线下场景延伸到无形的线上场景,线上线下消费边界逐渐模糊,全渠道融合将成为行业突围方向。

雷海粟

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

影响旅游消费的关键因素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时间。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加大,居民收入平稳增长的同时,固定资产方面的支出变化不大,更多支出可能用于日常生活的消费升级,尤其是旅游消费有望增加。时间方面,节假日政策变化不大,对旅游消费的直接拉动不明显,整体看2020年旅游市场维持稳步增长趋势。具体而言,一方面,旅游消费需求将更加多样化,旅游供给更加多元化,不仅产品种类增多,业态和市场主体也将更加丰富;另一方面,不同市场将差异化发展,大众市场长尾效应明显,低端、高频的短途游带动市场持续扩容,中高端市场将更注重消费升级和客户体验,小众化、细分化、精品化趋势明显。

毛军为

中国航信航空业务部总经理

消费分级和下沉体现了消费者的成长和市场的逐步成熟。长尾和利基,挑战和机遇并存。未来,平台提供者的角色将更加关键。

跨界&创新

看看他们怎么说

达人种草,5G商用,2020年您看好哪些新的营销渠道、技术创新、商业模式?

机遇&挑战

看看他们怎么说

当前市场环境下,2020年中国旅游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TRAVELDAILY SPECIAL FEATURE 2019

跨界&创新

看看他们怎么说

达人种草,5G商用,2020年看好哪些新的营销渠道、技术创新、商业模式?

达人种草,5G商用,2020年您看好哪些新的营销渠道、技术创新、商业模式?

孟令航

锦江WeHotel总裁

伴随着中国消费者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中国酒店预订的在线化率达35%,移动化、智能化以及大数据的应用已经非常成熟,而且消费者的预订载体已从电话和PC转变为移动端。在线旅游市场份额集中在OTA上,但已趋于饱和。旅游产业链上游供应商的品牌自有会员销售渠道建设和私域经济将会成为2020年新的增长点,品牌官方渠道自我营销能力的提升会增加对常旅客的吸引力,让常旅客享受更为丰富和更具深度的服务体验。相信未来在私域经济市场上不仅会有品牌方,也会涌现新兴的科技公司,以及老牌OTA的商业创新。

吴伟

东呈国际集团董事、资深副总裁

达人种草是一种商业现象,而不是一种商业模式,它更适合那些能够支付高昂通道费用的高毛利产品,不一定适合酒店。5G带来的影响是革命性的,非常值得关注。它将与AI、大数据、物联网一起,彻底改变酒店的物理环境、客户体验、运营管理和投资模型,帮助酒店实现真正的智能化。连锁酒店将借助5G重新回归中心化,形成一个涵盖管理、运营、营销、质检、采购于一体的超级大脑,赋能每一家门店,实现无人管理、有人服务,最终让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服务在酒店成为可能。

孙洁

携程集团CEO

经过多年的流量红利之后,移动设备厂商和媒体的增长放缓,企业一边在维系着原有的用户群体和市场边界,一边努力在新赛道寻找增量。当下新生代年轻客户群体已经全面崛起,他们的需求更注重旅行体验和文化交流。推动技术赋能下的服务创新,将是企业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的必需手段。要打造强大而独特的市场竞争力,就需要紧跟数字技术创新的步伐,将科技和商业融合优化,不断完善自身的产品、业务和服务体系。对于旅游业头部企业来说,更要保持开放赋能的姿态,通过核心连接点来扩充和完善全行业生态链。

王煜

春秋航空董事长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物联网等科技的迭代发展,旅游者从出行决策到旅行途中对科技手段的依赖程度都越来越高。短视频、达人直播带货等极具感染力的形式,能够将目的地特色最直接的“隔屏传送”,仍将是旅游产品的营销主流渠道。当然,随着5G网络的商用,VR/AR等成熟技术也有可能应用于旅游目的地的传播中,让更多旅游者能够足不出户,遍游天下。同时,在文化与旅游高度融合发展的今天,更多的跨界融合也将为旅游业带来新的机遇,“旅游+”或“+旅游”的复合型产品将散发独特魅力。

郭庆

美团副总裁、美团酒店总经理、美团门票度假总经理

用户来到一个平台,不外乎两种需求:Save Time,或者是,Enjoy Time。随着旅游消费日趋刚需、高频,其与生活消费的区隔在变小,人们的旅游消费决策、生活消费决策要Save Time,开始走向统一。这意味着,人们的旅游消费决策环节愈发转向生活服务“超级平台”,满足“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需求。与此同时,旅游消费也愈发成为“超级平台”生态里的重要一环,不仅指向住宿、景区门票等传统意义的旅游要素,也指向了旅游场景下的当地美食餐厅体验、网红店打卡、当地休闲娱乐体验等。所以,在旅游场景下连接消费者与商家,生活服务超级平台的重要性在提升,尤其是面对“旅游新人口”,他们已经习惯直接在生活服务平台查询和预订“吃住行游购娱”消费。

游磬基

元钛长青基金合伙人

我判断头条在2020年将全面拉开进军旅游业的大幕,2020年才是“老旅游死”的元年,只有破坏者才能带来全新的供应链结构和孕育新一代强调品质的服务者。

赵颖

阿里巴巴集团资深副总裁、飞猪事业部&全球付事业群总裁

从这几年看,新技术和内容化,都是旅行行业新的生产力之一。达人种草和5G商用,都可以看作是这两大生产力的一部分,但并不是全部。以新技术来说,在旅行行业的落地,是一个逐步的过程,我们一直在尝试,例如生物识别在旅行中的应用,还有大数据运算能力的应用,都方兴未艾,在未来仍然会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而在内容化方面,这几年涌现了非常多的形态,从传统的图文,到短视频、直播,迭代的速度非常快。随着实物电商直播在今年的崛起,我们很看好这一内容化形态在旅行行业的复制与创新。

陈刚

去哪儿网CEO

伴随着信息流分发技术的成熟,通过内容驱动消费的模式正在往各个消费领域渗透。在线旅游业正在迈入以“个性化旅游”为特征的2.0时代,以往在线旅游平台传统货架展示所无法满足的个性化浏览需求,也有望被信息流技术所解决。种草、带货等以内容为核心的消费模式有望带动在线旅游行业实现新一轮的高速增长。

吴志祥

同程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同程商学院院长

在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技术红利”将取代“人口红利”成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新增长引擎,已经开始全面商用的5G将催生一些全新的领域和业态,旅游行业的技术和服务创新也将提速。在5G时代,旅游消费形态、消费内容、购买方式等都会产生一些新的变化,其中有机遇也有挑战,企业需要加大技术及产品创新投入,为用户创造价值。营销渠道方面,各类“小流量”平台的潜力将进一步释放,以短视频直播带货为代表的新媒体营销模式将成为企业挖掘“小流量”,触达不同细分人群的利器。

杨昌乐

途家集团CEO

技术创新上,我最期待5G在旅游行业的应用。5G带来的是“高速率、低时延”,将会极大提高游客服务与体验。5G和VR/AR等智能科技结合时,用户的体验更有流程,体验走向升级。另一方面,5G会改变企业管理运营方式,极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从旅游行业的营销创新来看,“网红种草”甚至带货会是令人比较期待的一种更有效的营销方式。旅游产品决策期长、需求多元、价格高,很难吸引消费者短时间下单。而“种草带货”的旅游达人,一般以为用户提供旅游攻略、省钱秘籍等“锦囊”式内容为主,增加决策环节,直接撬动消费者的决策层。

罗军

途家及斯维登集团联合创始人

酒店是功能型的,民宿是体验型的,达人种草对于民宿来说是很贴切的营销场景。旅行者住民宿往往是为了获得特别的旅行体验,这不仅让本人记忆深刻,也会乐于与他人分享。每个用户都可能在社交渠道中看到他人的体验分享,通过“拔草”、“再分享”形成裂变,为民宿带来源源不断的用户流量。达人种草实际上是社交化的口碑传播,它改变了传统搜索引擎的主动搜索模式。口碑传播形式将随着技术终端的迭代而升级,重体验型的民宿产品更有市场前景。

陈驰

小猪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技术创新推动新的消费变革,应用型科技为构建新一代的深度体验性产品提供了无限可能,打造符合新世代消费者需求的文旅内容和产品是行业升级的重大契机。

孙坚

首旅如家酒店集团总经理

在新技术新平台的便利之下,抓准营销的精度,确有实现更亮眼业绩的可能。从硬件工具的角度,有三个重要考量要素:积极与互联网互联、主动向移动端移动,以及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代替人工。而从软性思维的角度,营销的娱乐、社群、社交属性也更加凸显。

陈妙强

开元酒店集团总裁

移动互联网时代,以门户类APP和网站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已逐渐成为传统,基于大数据算法的精准营销模式正在不断兴起、渗入、迭代与更新。短视频、直播类的APP值得关注,而且下沉趋势明显,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应用,短视频的表现形态会更加丰富,这类强互动的连接不仅能够增强用户参与度、提升品牌交互力,更能帮助品牌打造从获客、社交,再到转化的营销闭环,从而拉动营收增长。

李亚林

维也纳酒店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基于新数字时代的来临,接下来的5G、物联网、AI和区块链将成为新的加速器,持续撬动数字经济新发展,为酒店行业注入全新的发展活力,客户对酒店设施设备升级的需求将激发酒店产品又一轮的升级换代。

赵楠

轻住酒店创始人&CEO

相比于追求热点和风口,已有成熟的技术创新的推广和应用会更值得期待。随着供给侧数字化、线上化水平的提升,AI和大数据在住宿行业更大规模的普及和应用,让广大的中小酒店经营者享受到科技创新带来的成本降低、效率提高,才是2020年技术创新应用方面最值得期待的。

张强

旅悦集团CEO&去哪儿网总裁

⼏乎所有新的营销渠道、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均是基于消费者需求之上的创新,持续在数字化和移动化领域创新、在营销⼿段上快速迭代等将重塑旅游产业价值链。

夏青宁

你好酒店创始人兼CEO

随着5G的商用,更希望看到一些在单体酒店上的技术创新。如何通过科技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如何实现共享店长,真正意义上实现1人管多店?这些需要高效的管理工具和技术。

马佳

Booking.com缤客中国区总裁及全球副总裁

5G时代的通信速度所带来的红利将催生旅游行业无限的想象力。相信通过行业上下游的各个企业基于5G技术的持续深耕,将探索出具有突破性的技术产品创新,继而借力于现象级的营销传播,匹配消费者一站式的旅行需求,给予其更多的灵感性启发。

Xavier Desaulles

Club Med 亚太市场销售事业部首席执行官

新的营销渠道、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必须实实在在契合消费者需求。未来,根据旅客多重旅游目的、多样度假偏好和多元情境发生,更多量身定制化的人工智能程序将应用到大众旅游市场,为消费者带来更高质量的度假体验。在消费市场触达方面,随着需求的多元化发展,复合型传播模式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提升。

张志锋

Hotelbeds中国区董事总经理

5G商用将加快AR场景的落地,同时可能会为AR增强现实技术在旅游行业的运用带来新的运用场景,迸发出更多创造力。旅游行业是一个精耕细作的行业,注重产品和服务。相对于快消行业,旅游产品价格高、消费低频、购买决策流程长,达人种草能带来曝光率但未必都能直接转化为订单。2020年在B2C领域看好大的流量端,如抖音、微信等带来新的旅游方向的营销渠道、技术创新、商业模式,或许会有旅游平台领域的拼多多出现。B2B领域的变化会相对迟缓。

张琪

默林娱乐集团短途游业务中国区总经理

伴随移动互联网长大的Z世代接棒千禧一代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群体,并潜移默化地引领着中国市场的购物消费习惯以及未来。抖音、小红书等APP早期用户都来自嗅觉灵敏的Z世代。放眼旅游业,调查显示中国78%的Z世代更愿意将钱投资在旅行中;49%的中国Z世代因为网红博主的旅行体验获得灵感决定自己的打卡目的地;旅游类内容紧跟时尚美妆、健身板块,在社交媒体互动指数中位居于前列。随着Z世代势力的崛起,社交媒体对旅游业的影响存在巨大潜能可挖掘;紧跟这群消费担当的喜好,获得他们的认可,就能在下一轮竞争中抢占先机。

钱建农

复星旅游文化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利用社交媒体和直播进行营销仍被看好;有助于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的技术创新都很有价值,比如大数据精准营销、AR/VR体验、人脸识别、智慧目的地、智能中台等。新的思维模式将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尤其是能提升产品力和客户体验的商业模式将会和利润为导向的商业模式的竞争中胜出。

王越

IDeaS收益管理中国区助理副总裁

新的营销渠道在于社交媒体,例如短视频领域,很有可能成为未来旅游营销的重点战场。技术的问题不在于创新,在于应用。现有的很多大数据解决方案并没有在旅游企业中很好地加以利用,原因在于决策者的意识及业务标准和管理水平的滞后。能把现有的技术用好就是极大的竞争力。

Kevin King

石基集团首席运营官

连接将是下一阶段的主旋律。5G在中国的商用将为系统间的高速互联提供更丰沃的技术土壤,实现更为顺畅的数据流动和共享,数据价值将得到更大程度的释放。这对用户和技术服务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多触点数据的收集,企业需要具备优秀的用户运营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来变现自己的数据资产。

陈小兵

凯撒集团董事长

新的商业模式应该更多地关注用户,只有聚焦用户的体验与需求才能研发出更适合他们的产品。同时,5G带来的科技进步的浪潮,也有望为各个行业带来改变,从而引发市场形势的变化。因此,5G时代下为用户提供更加完善丰富的服务也尤其值得探讨。信息技术对旅游业发展影响巨大。尤其是大数据在旅游业的应用,不仅能让消费者感受到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也将能够更好地促进旅游企业、旅游景点综合管理,为文化和旅游业提供科学支撑。而在营销渠道上,旅游企业应该与时俱进,通过多种营销手段打造立体化的媒体营销。

温前

广之旅副总裁

5G商用,世界见证“中国速度”,为“互联网+”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流量在当今时代越来越贵是不可避免的趋势,私域流量的出现为企业的营销渠道拓新打开了又一个新的流量风口。我们必须关注用户长期价值,企业和用户已经不是一锤子买卖,着力提高每个用户的终身价值贡献。毕竟流量为王背后隐藏的含义,也就是用户为王。三四线城市城镇居民的需求撬动、机会垂直领域的进一步深耕、以技术手段叠加有温度的服务等等,都值得我们关注。

雷海粟

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

内容驱动的、针对各类小众市场营销渠道可能成为2020年的主流。技术创新一方面将进一步增强旅游体验感,促进人和环境的互动,尤其是超时空的体验可能成为新的方向;另一方面升级旅游产业供应链管理水平,提高旅游企业运营效率,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旅游服务,提升旅游整体竞争力。如果说这一轮旅游产业商业模式创新是互联网技术带来的,那么下一轮的商业模式创新很可能由区块链技术主导。区块链改变了商业的基本逻辑。数字货币DECP的发行将加快区块链在我国的应用速度,也将对旅游产业带来深远的影响,包括企业的运营、行业的监管都可能出现新的逻辑和方式。

趋势&变化

看看他们怎么说

消费分级和下沉是2019年中国旅游业的两个趋势,您认为未来一年最值得期待的趋势或变化是什么?

机遇&挑战

看看他们怎么说

当前市场环境下,2020年中国旅游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TRAVELDAILY SPECIAL FEATURE 2019

机遇&挑战

看看他们怎么说

当前市场环境下,2020年中国旅游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当前市场环境下,2020年中国旅游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吴伟

东呈国际集团董事、资深副总裁

提速、下沉、存量将会是明年中国酒店业发展的三个关键词,整个市场将上演一场“快鱼吃慢鱼”的速度与激情。除此之外,横向切割细分市场也存在一定机会。通过不断地兼并收购和存量改造,未来三年中国酒店业的连锁化率会越来越高。在这个过程中,有资金实力的企业将获得并购优势,有内功实力的企业将获得发展优势。从整个旅游行业来看,上下游的融合将会加剧。比如酒店与OTA的融合,酒店想做OTA,OTA也想做酒店;比如OTA与BAT的融合,OTA想做成BAT,BAT也想来做OTA。

王煜

春秋航空董事长

当前市场环境下,2020年中国旅游业的挑战与机遇并存。第一,多元化分众化的市场需求,将倒逼旅游企业的创新转型发展;第二,高度透明、高度开放的市场资源,将对旅游企业及从业者提出更高的资源整合及合理配置要求;第三,基于长三角一体化、文旅融合等国家发展战略,旅游业将在资源利用率、跨区协作能力等方面得到极大提升,迎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第四,发展入境游正在形成共识,旅游企业在接待服务、产品内容、文化融合、市场拓展等方面大有可为。

游磬基

元钛长青基金合伙人

OTA全面自营化是内外部环境导致的必然结果,其平台身份定位和业绩压力下的运营选择的对立会更加严重,加之外部破坏者的强势介入,有追求的供应商或许开始大批撤离OTA,从而形成新的江湖格局,打破现有的单极世界。

孙洁

携程集团CEO

在新的全球化时代,旅游企业在看待机遇与挑战时必须有全球眼光。企业的机遇在全球化,因为全球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挑战也在全球化,因为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将面临一系列全新的难题,而且这是企业不得不迈过的一个坎。我们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如何做到和保持高品质的服务。高品质并不等同于高端或者是高价格,而是以企业信誉值、体系有效性、服务合规度等等为指标。我们希望借此提升客户忠诚度,因为高品质既是企业的根本竞争力,又符合用户内心对美好旅行的追求和向往。

吴志祥

同程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同程商学院院长

综合来看,2020年的中国旅游业有机遇也有挑战。就宏观层面而言,机遇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红利”释放,即“改革红利”、“小康红利”以及“增长红利”。2020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居民收入水平有望再创新高,来自城乡居民的休闲旅游消费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消费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2020年的宏观经济大概率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旅游业必将从中受益。中微观层面,5G等新技术的加速应用,将为旅游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同时,旅游消费升级及多元化趋势将达到一个全新的水平,一些新的业态不断涌现,从而将创造出更多的创新创业机会。结合当前国内及国际形势,2020年旅游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可见的挑战。首先,地缘冲突、恐怖主义、贸易战等因素依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其次,整个行业面临着新旧动能切换的关键阶段,多个细分市场的增长开始放缓,调整结构,寻找新的增长动能将是很多企业必须要面对的一个挑战。

赵颖

阿里巴巴集团资深副总裁、飞猪事业部&全球付事业群总裁

我把行业的机遇和挑战分为两个市场来看:在服务国人全球玩的市场上,做得更深更个性化,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服务全球游客全球旅行的市场上,这更是蓝海,但涉及到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不同环境下的种种挑战。

钱建农

复星旅游文化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明年我们会面临更为复杂的国际环境,全球经济长期低迷逐步影响到旅游行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同时出现消费分级,局部领域的需求下降伴随着多个领域的供给不足。新技术和基础设施改善尤其是交通便利给目前旅游商圈带来非常巨大的调整压力。消费者休闲度假观念的快速提升对行业产品及服务提出革命性的挑战,传统以观光为主的景区面临压力,很多新建景区即使放弃门票也吸引不了顾客光顾。但困难中不乏机遇,短期内国内供给不能及时改变的情况下我预计出境旅游依然会火爆,尤其是更倾向休闲度假的自由行。国内中短途旅游也会依然保持增长。中长期国内企业一定能抓住现在刚刚开始的旅游业结构性转变机遇,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品牌和产品。

陈妙强

开元酒店集团总裁

放眼未来,我国旅游业仍处于发展黄金期,尤其是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潜力可观,加之国家层面利好政策为国内旅游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发展基础。我认为酒店集团要关注近郊度假酒店市场,第一这是由中国特色的休假制度决定的,同时也是目前度假客源市场细分中客源群体中占比最大的亲子市场所决定。近郊度假产品的核心是“住+玩”,要打造过硬的“内容+运营”核心竞争力,并在造景设计、主题活动策划、IP打造到服务运营、衍生开发等方面下功夫。再者,创新是酒店集团持续追逐的永久命题。创新的核心是为客户创造新的价值,积极探索创新科技与酒店实际相结合,融合内外部资源。在未来酒店发展过程中,聚焦创新科技赋能酒店实际运营,依靠各类创新手段,解决酒店痛点,提高效率,将更多资源投入到宾客之上。

郭庆

美团副总裁、美团酒店总经理、美团门票度假总经理

供给侧数字化既代表着巨大的机遇,同时也是很大的挑战。目前看,中国旅游业C端用户需求侧的数字化进程已经基本完成,但是在商家端,供给侧数字化刚刚起步,收益结构比较单一,服务质量和经营管理还需要提升。我们应该关注行业人才的培养、更先进的技术和工具的推出,帮助商家把效率、体验、品质等各个维度实现全方位的提升,运用开源节流的方式来深耕细作。同时,随着互联网应用与中国旅游业更深地结合,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旅游消费将惠及广大的用户群体。这也要求互联网平台更加注重行业责任,充分发挥大数据和科技能力,带动行业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并帮助商家借助平台能力实现自身的精细化管理。

陈刚

去哪儿网CEO

刚出炉的2020年假期安排给旅游业带来重大利好,假日经济的消费动能有望得到进一步释放。巨大需求的背后,用户的兴趣点却越来越分散。如何组合出更多新奇有趣的玩法,并且让这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精准触达用户,将成为这个行业新的挑战。

罗军

途家及斯维登集团联合创始人

入境游是中国旅游业一个巨大的增量市场,将为民宿业带来利好。一方面,民宿既兼顾本地文化特色,也提供精品化服务,是中华文化与入境游融合的良好介质。另一方面,海外旅行者有着更成熟的民宿消费习惯,入境游不仅会带来巨大流量,也将推动本土民宿产品和服务品质提升。经济结构调整期,推动房地产“去库存”,提升房源使用率,是房地产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民宿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住宿服务,盘活闲置房源。但从实践来看,通过平台共享的房源仅占我国空置房源的4%左右,因此,民宿业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新经济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业主将愿意把自己的闲置房子进行分享,为民宿业带来丰富的供给。

杨昌乐

途家集团CEO

技术革新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驱动力,未来如何利用信息技术重塑行业,是所有旅游企业在下一程改革中是否具有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但是要注意产品开发要永远要以用户的需求为根本,并且走在用户需求前面。

赵楠

轻住酒店创始人&CEO

在宏观经济下行的趋势下,消费者对于旅游出行消费会更加理性,旅游业的商家可能会面临成本上升和增长放缓的双重压力。在这样的挑战下,数字化服务和产品边际成本低、可复制性和规模化能力强的优势更加凸显。因此如何利用数字化产品帮助商家在营销获客、精准定价、用户口碑等方面做好精细化运营,是行业创新面临的机遇。

张强

旅悦集团CEO&去哪儿网总裁

在行业增速发生变化的时代,我们应回归初心,克服急功近利的心态,稳扎稳打做好服务。同时在消费升级和国民整体收入提升的背景下,旅游业也将更加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

夏青宁

你好酒店创始人兼CEO

2020年旅游行业的机会之一是单体酒店连锁化,即轻连锁行业。我认为这个市场的整合,需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线下提升服务品质,线上打造自有会员体系,为加盟商持续导客、创造收益。

马佳

Booking.com缤客中国区总裁及全球副总裁

企业的一切发展和机会都源自消费者不断发展的个性化需求。如何凭借敏锐的观察和应变能力,及时推陈出新,引领全新的旅游及生活方式,是每个企业和企业管理人需要面对的挑战。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政府开放、合作、创新、共享的积极态度和相关政策举措,诸如“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以及多个自贸区的设立,都在助推有序向好的发展环境,给予了我们和市场足够的信心,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发展服务用户。

Xavier Desaulles

Club Med 亚太市场销售事业部首席执行官

2020年将是旅游行业发展的关键一年,旅游和度假将逐步成为大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千禧一代家庭更将成为旅游消费的主力军,精准抓取他们的需求,并结合中国市场冰雪运动兴起的热潮,打造更受年轻人乃至各层消费群体青睐的用户体验,是新趋势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张志锋

Hotelbeds中国区董事总经理

挑战:2019年国际局势变化、经济发展放缓使得旅游行业发展进入阶段性低谷,2020年出入境旅游将继续面临挑战。国内游需要解决景点同质化、景点门票价格贵、假期集中出游等问题。机遇:高铁新线路将给国内游提供新的增长动力。打造特色景点以及错峰出游产品将是新机遇。新增144小时过境签城市为入境游带来便利条件。针对日本奥运会、欧洲杯打造爆款产品将是2020年出境游的亮点。

王越

IDeaS收益管理中国区助理副总裁

旅游业发展到了瓶颈期,特别体现在过去几年依靠人口红利和商业模式创新在资本加持下的高速增长模式无法可持续发展,企业“做大”但是没有“做强”,企业决策者迫于市场和体制政绩压力出现“短视”行为体现甚至透支未来。C端客户消费行为的分级和下沉逼迫旅游企业真正“精益管理”,踏踏实实依靠管理和经营创造价值。特别是旅游企业B2B环节中技术解决方案的应用远远落后于B2C领域,谁能够在2020年使用好技术手段,踏实提升经营管理能力,谁就掌握了未来长期战胜困难的核心。

Kevin King

石基集团首席运营官

目前中国酒店行业的数字化营收占比已经非常高了,我比较关注的是数字化如何提升酒店的效率,实现流程的数字化,我认为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做的事还有很多。同时,用户运营能力将成为酒旅企业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核心。

孙坚

首旅如家酒店集团总经理

四十多年来,敢、快,创造了中国酒店的上半场。下半场不仅要关注“规模大”,更要做强。单单有这个概念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料,需要我们精耕细作。用八到十年的时间,打造中国酒店业真正强大的内核,可能是我们的未来趋势。这个行业、这个市场使我们这些企业向前追逐、互相拥抱,并为这个趋势做出贡献。

张琪

默林娱乐集团短途游业务中国区总经理

2020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持续的经济下行压力以及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因素。受宏观环境影响,原有的一二线城市旅游消费者群体在旅游选择上趋于谨慎理性,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出行的次数以及出行的花费增速大概率放缓。受香港形势严峻、赴台个人游取消等事件影响,内地居民赴港台旅游大幅下挫,无疑会为由港澳台目的地贡献约50%的出境游业务造成较大打击。同时,新鲜旅游消费群体的进一步崛起,将为旅游业带来新的机遇:无论是在社交媒体上深受95后新势力吹捧的更强调个性化与体验感的新型旅游目的地,还是受下沉市场三四线城市客群青睐的高性价比短途游和增速惊人的出境游目的地,都将随着消费者客群的增加而创造新的旅游收入。抓住机遇,激活并释放更多人的旅游消费潜能,一定程度上能抵消宏观环境对旅游业增速带来的影响。

陈小兵

凯撒集团董事长

机遇: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及传播,已经成为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文旅项目正是助力文化传播的重要实践方式。基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国民精神消费需求的提升,文旅融合将继续成为2020年的行业发展重点。挑战: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将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伴随着行业的发展,游客消费理念的日渐成熟,对旅游企业自身发展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温前

广之旅副总裁

旅游产品归根结底是服务,着重的是人的体验;因此,不同的人对同样服务体验的感知不一样,这就注定了优质的旅游产品属于非标类产品。这是旅行社的机遇,也是挑战。有迹象表明,越来越多的年轻游客,正回归团队旅游,但他们对团队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核心需求,也较以往有更进一步的提升,也进一步推动旅游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迭代升级。中国旅游业“人货场”的整体重构,使得我们更好地理解“用户”,打造“产品和服务”,更优地升级“渠道与体验场景”,更从容地拥抱新零售时代的种种精彩。

雷海粟

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

机遇方面,一是全球化发展推动旅游市场持续升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吸引力上升,可能成为中国出境游市场开发重点。入境游市场进入恢复增长的新通道,无论是政策导向还是市场环境都为提振入境游创造条件;二是千禧一代消费实力增强,消费者结构的变化催生新的业态,创造出更多的利基市场,为企业创新发展带来机遇。挑战方面,一是经济增速放缓带来投资增速下降,资金紧张局面难改变,重资产投资风险上升;二是旅游消费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对旅游企业运营的专业程度提出更高要求,如何在非标准服务下,实现集约化、规模化效应是企业面临的挑战之一。

张韶晖

OAG中国区副总裁

尽管2019年全球航空业需求放缓,但随着越来越多中国航司寻求发展国际航线服务,中国2020年及以后的航空业发展前景非常令人期待。大兴国际机场通航是中国民航重要发展里程。北京现在将有两个可以承载更多运力发展的主要枢纽机场,扩大连通性、增加竞争力。通过OAG数据库,我们可以看到航司在2020年将会有更多服务开通。中国航司目前正在迅速扩张,这将增加中国主要城市进入欧洲和其他重要区域市场的机会。使用搭载最新技术的飞机,中国航司现在能够提供与海外航司同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同时,航班选择和竞争范围的扩大将导致机票价格具有高度竞争力,许多海外市场渴望看到更多来自中国的游客。因此,2020年的中国航空市场将会是令人乐观的发展态势。负责任、可持续的航空服务将是未来几年的发展重点。

杨宇

荷兰旅游会议促进局亚洲区总监

旅游市场在持续扩大,又有多大一块蛋糕是旅行社(包括OTA)能分享的呢?这取决于旅行社怎么变。变的难处在于思想的转变,从产品资源型思维转变成消费者中心化的思维是个艰苦的过程。但不转变,旅游产业的大蛋糕的增量就会擦肩而过。在这种转变的过程中,有几点需要注意:逆全球化改变了很多人的思维,目的地旅游业更注重国内游和周边游,在开发国际市场上的投资和为了满足国际游客的服务设施的提升所做的投资都会相应的减少,如此一来会降低国际游客的体验。目的地营销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绝对数量会越来越不被当成首选的目标,越来越多地关注游客的质量。与当地居民的互动也将是关注点之一。总之,把握了消费者的变化和目的的变化,赚钱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趋势&变化

看看他们怎么说

消费分级和下沉是2019年中国旅游业的两个趋势,您认为未来一年最值得期待的趋势或变化是什么?

跨界&创新

看看他们怎么说

达人种草,5G商用,2020年您看好哪些新的营销渠道、技术创新、商业模式?

TRAVELDAILY SPECIAL FEATURE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