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假酒店要努力成为“目的地”

优秀的度假酒店,不应只是目的地的配套,而应该成为目的地之核心甚至目的地本身。

业内对度假酒店的定义是有参差的。本文所指的度假酒店,采用携程《2022年中国度假酒店行业分析报告》的定义,即“以接待休闲度假游客为主,多依托于核心景区及重点城市,核心服务类型多为全服务型的酒店、民宿以及其他住宿设施”,也就是基于休闲度假需求的旅居住宿设施。

携程统计,截至2022年10月,全国度假酒店总数在1万家以内(不包括港澳台),规模总量不小。

01

需求侧

度假需求的本质是享受

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17年,以休闲度假为目的的城镇居民出游比重由25%提升到30.1%,上升了5.1%。近几年,尤其是过去三年特殊期间,出境需求压缩,境内的休闲度假需求火爆,乡村微度假、城市度假、在地休闲等各种新现象层出不穷。今年以来,各式休闲度假更是受到热捧。

度假需求,其本质是享受,追求超越日常生活的享受,或者说是追求日常生活以外的美好生活。这样的需求特点就意味着,客人希望能在度假地得到安全、卫生等基本需求以上的身心愉悦,要求更高品质的设施和服务;同时,度假是短期的“第二生活”,尽管是短期,却也需要有方方面面的需求满足,这就要求有综合性、全方位的设施和服务。

02

供给侧

火爆场面之下呈现诸多难题

从供给侧来看,中国度假酒店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92年-2000年。1992年,首次提出“国家旅游度假区”概念,并批准建设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要求度假区构成至少有三个要素,“一个中心酒店,一个高尔夫球场、一个别墅区”。后续,在大连、青岛、佘山、北海、三亚等地出现第一批度假酒店,其中高端市场以三亚亚龙湾酒店集群为代表。

第二阶段,2000年-2010年,休闲、度假需求逐步产生和发展,并开始多元化。尤其是北方冬季对南方温暖气候环境的向往,云南、海南的度假酒店开始蓬勃发展。其中云南以民宿为主,甚至在一线都市白领圈掀起去大理、丽江的“诗与远方”民宿投资热潮。

第三阶段,2011年至今,莫干山模式兴起。2011年,浙江莫干山的裸心谷开业,包括裸心谷在内的几家“洋家乐”的火爆出圈,开启中国度假酒店市场的莫干山时代。这个阶段内部有个分水岭,大致是2015年。之所以成为分水岭,一是2015年前后是裸心谷作为单个度假酒店项目的高光时刻,在当时的酒店圈、“长三角”的精英圈(甚至全国的精英圈),不知道裸心谷会被视为孤陋寡闻;二是2015年之后,云南的民宿热潮逐步褪去,不少民宿开始出现经营下滑甚至入不敷出的状况;三是在2015年,国家旅游主管部门(当时的国家旅游局)主导推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评定,同年11月诞生出第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在度假市场火爆场面之下,市场也呈现出诸多难题。

1、不少老牌度假酒店常年经营困难。

我们有不少老牌的度假酒店近年来整体经营情况很不理想,困难重重。究其原因,主要有几点。

一是规划设计和建设阶段带来先天不足。由于缺乏经验,没有按照度假酒店的要求去做,而是把城市酒店的套路简单调整甚至复制,就直接搬到了度假区域,还有些没有考虑南北方气候差异或者不同区位(比如临海与临山、不同湾区特性等等)差异,以至于出现一些根本性错误,造成无法逆转的先天性不足。

二是品牌选择不当,传统商务酒店品牌套到了度假酒店上,导致水土不服。

三是团队学习能力不足,经营理念跟不上。

2、淡旺季明显,旺季时间短,全年整体业绩差。

在度假酒店发展的第一、二阶段,“淡季”一直是压在度假酒店市场的一座大山,压得大家喘不上气。南方的夏季、北方的冬季,是度假酒店传统的淡季。受这个问题困扰最深的是北方的一些老牌度假酒店,一到冬季就生意惨淡。有些酒店的淡季甚至长达半年,淡季期间门庭冷落,不少酒店尤其是民宿直接选择“开半年,关半年”。这种经营方式直接导致另一个严重问题——管理团队不稳定,员工团队就更谈不上稳定,到了旺季,不但服务标准难以传承,服务质量无法保障,还容易出现用工荒,导致有生意没员工、客人体验差。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既没有过得去的整体业绩,又坏了市场。

3、所在地区缺乏对休闲度假客源的吸引力,客人不愿意来,更加留不住。

不少度假酒店不完全是市场需求的产物,而是夹杂着很多其他因素。同时,休闲度假的客源主体及其需求本身也在不断变化,对目的地的选择意愿也在不断变化,这就导致一批传统的“旅游度假区”及其所在地市已经失去对休闲度假客人的吸引力,更加没法留住这些客人进行住宿消费。这个问题进一步加重了这些地区度假酒店市场的经营难度。

03

解决难题的关键

是成为“目的地”

要解决上述难题,就需要回归到度假需求的本质,度假的本质需求是享受,追求高于日常生活的放松和愉悦。相比传统的观光游,消费者对度假酒店需求通常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在住宿地停留的时间较长,甚至把住宿地作为主要的停留场所;

二是在某个目的地的停留时间更长,到达目的地后的活动半径通常更小;

三是不把游览观赏的产品作为主要需求,而是更注重住宿产品的品质,注重餐饮、娱乐、康体等综合配套,以及这些设施和服务的质量、品味、个性适配度等等;

四是复游率更高,能多次去同一个目的地。

基于以上,笔者认为度假酒店或者度假酒店集群(比如民宿集群),应该努力成为满足休闲度假需求的“目的地”本身。不少优秀度假酒店案例都证明了这个观点,凡是能够对度假客人产生核心吸引力,吸引并留住客人的度假酒店,或是民宿集群(比如黄河宿集等),都能火爆出圈,甚至持续火爆。

04

怎么做

才有望成为“目的地”

所谓“目的地”,就是要有足够的吸引力,让休闲度假客人愿意来并且留得住,成为他们的追求目标、心之所向。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

1、要有一定的“规模效应”。

这里所说的“规模效应”,是指度假酒店拥有各方面的设施与服务,能满足客人的综合需求,让客人能住、能吃、能玩、能放松、能快乐约会或是自在遛娃……

这种综合性,可以是高端酒店依靠自身去满足,即“内部规模效应”;也可以是小型酒店或民宿形成组团,形成集群,大家用一定的规则或套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也就是“外部规模效应”,比如黄河宿集、秦岭宿集等等。第二种规模效应,能否做到“有机结合”很重要,否则就是一盘散沙,产品同质,甚至形成恶性竞争。

2、设计与筹建:乡村风格,城市功能,留足空间。

乡村风格,或者也可以叫度假风格、生态风格,指建筑的呈现要反城市、要原生态、融于自然、融于当地。城市功能,是指酒店在功能使用上的人性化、舒适感,要符合城市人的居住与生活习惯,甚至超越客人的日常生活品质。

同时,酒店要回归度假的本质,通常需要留足空间,包括房间的面积要大,欣赏景观的角度要大,公共面积要大,便于组织各种活动,等等。海滨度假酒店的建筑格局通常选择弧形或者阶梯式,就是为了拥有更多的全景观房、全景观餐厅等等。

3、运营:引导客人的日程安排,提供丰富的夜间活动。

度假酒店的运营,需要关注的方面较多,这里只说与“目的地”营造这一根本性目标直接相关的,就是要学会引导客人的日程安排,尤其是夜间活动,让客人在酒店有事可做,从而能够留下来。这种经营思路最早出现于Club-Med(地中海俱乐部),尽管在刚进入中国的阶段付出了一定的消费者教育成本,但随着度假市场的发展成熟,加上不断的本土化调整,商业模式值得借鉴。

夜间活动是度假需求的重要环节,既然打造“目的地”,这一点就不容忽视,形式很多,案例也不少。

4、创新思路,解决淡季问题。

资源依赖的时代早已过去,但时至今日仍有不少老牌度假酒店希望“靠天吃饭”。我们需要抛弃传统的既有资源依赖,转为从生产要素角度盘点资源,挖掘潜力,开阔思维,用新路子去解除淡季魔咒,甚至变淡季为旺季。

综上所述,要成为休闲度假客人的“目的地”,酒店需要做的功课不少。套用传统旅游的说法便是,度假酒店=景区+酒店+旅行社(地接社甚至包括组团社部分职能),要具备如景区一般的吸引力,还要整合旅行社的要素以及把一站式服务做到位,最后让度假人群的心之所向。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环球旅讯立场。

魏正环
魏正环
个人主页

使用微信扫一扫

已发表文章 24 篇

旅游酒店领域资深人士

魏正环:扎根以酒店为代表的旅居住宿领域17年,先后就职于中国旅游集团、粤海国际、锦江(及原铂涛)等企业,拥有投资方/业主方、管理方、第三方(专业咨询公司)等多种角色的实战经验,操盘过酒店项目的投前、投中、投后等各阶段与全流程运作。尤其擅长从产业经济角度洞察行业趋势、用趋势给企业创造价值、酒店全过程资产管理、项目旧改定位与实施等领域。现阶段专注于研究旅居住宿领域的本质与趋势,欢迎各位同仁联系探讨问题或者寻求合作。

© 以商业目的使用环球旅讯拥有版权的内容,请遵循环球旅讯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非商业目的使用,请遵循 CC BY-NC 4.0

评论

未登录

去登录
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环球旅讯』公众号

获得最新行业资讯

分享
微信
微博
QQ
收藏
评论
点赞
客服
添加专属客服
客服二维码

您好,我是您的人工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顶部
微信扫码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码参与话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