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停止“神话”哈尔滨旅游!

哈尔滨旅游被焊上“便宜”标签,很危险。

关于哈尔滨旅游的“泼天富贵”,你审美疲劳了吗?

这座城市连绵不绝的“热搜霸榜”,似乎营造出了一种气氛:全国人民一半已经到了哈尔滨,另一半正在奔赴的路上。旅游经济,也再次迎来锣鼓喧天的奇迹时刻。

但数据却指向另一个方向:从2023年12月非制造业PMI来看,服务业景气度一般,只是止住了二季度以来的下行,属于“低位企稳”状态;而2023年11月社零则环比下降了0.06%,说明社会消费改善的幅度有限。

简言之,老百姓的消费欲望和能力,依然很一般。

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也有着相对疲软的数据:国内旅游人均消费591元,按可比口径只恢复到2019年同期96.5%,恢复率比前一个节假日还略微下滑。2024年已经开始,中国的旅游消费力依然没有回到疫情前水平。

那么问题来了:哈尔滨旅游的这股热闹劲,到底是怎么回事?它可以代表中国旅游的未来吗?

从宏观层面来看,国民经济好不好,和旅游市场景气度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以日本为例: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也就是日本“平成时代”的开端,经济泡沫的崩溃使得国民经济陷入长期低迷;但日本国内居民的旅游支出,依然保持了大概10年的稳定期,在2000年之后才大幅滑落。

这就为2023年中国的“报复性旅游”,以及2024年初哈尔滨旅游的火爆,提供了一个角度的解释:也许你已经感到了经济上的寒意,但旅游消费自有其韧性。

另一方面,尽管哈尔滨旅游的火爆真实不虚,但细加端详,也能看出一丝异样。抛却那些花团锦簇的舆论烟云,哈尔滨正在发生的故事,可能是这样的:

一轮吸引了全国大学生的“平价旅行”流量,集中爆发在了这座城市,并在社交媒体上激起了东北人民的“乡土自豪感”。因此,在东北老铁和全国大学生之间,一阵又一阵的精神共鸣被激发、诞生了无数的流行话题梗。

这更像是一个文化现象、一个传播现象,旅游反倒只是大戏的背景板而已。换句话说,旅游再次被某种社会热潮,捧上了它配不上的高度。

回归旅游市场的本源,哈尔滨到底经历了什么?

首先,哈尔滨旅游的火热是从2023年11月开始:官方数据显示,11月份以来,哈尔滨铁路累计发送旅客突破千万人次,同比增长3.72倍。

因为当月并没有节假日,曾在2023年挑起休闲游大梁的亲子游人群,可能并不多见;所以,合理猜测第一波哈尔滨旅游用户,主要是大学生群体——这和后续东北老铁对南方游客的爱称“小土豆”,也有着极高的匹配度。

相关的佐证还有很多。疫情后第一年,大学生群体的出行习惯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在放弃相对高价的民航,转而选择“平价”的铁路。FlightAI数据显示,2023年民航市场的大学生用户占比,从2019年的8.8%下降到了7.9%。

事实上,淄博的火爆源起,也和“大学生+铁路出行”这两大因素联系紧密,而这一切在哈尔滨的崛起之路上再次重演。对比哈尔滨铁路和民航客运量的恢复度,显然铁路的增幅遥遥领先。至此,可以给出个简单粗暴的结论:

哈尔滨的这波富贵,主要是“平价出行”的大学生带动的。

为什么大学生和哈尔滨这座城市,意外合拍?关键因素或许也是“平价”。

在社交平台上,旅行用户对哈尔滨物价的满意度,已经催生了诸多“热梗”:比如,有网友在小红书上提问,“4个人预算18万去哈尔滨旅游,需要注意什么”——热门回复是“2万用来玩,剩下16万去买房吧”。

有媒体调侃,哈尔滨仿佛拥有一套名为“东北币”的独立货币体系,便宜得不可思议。但这背后,是东北本土消费力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巨大差距。

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东北三省与我国东部地区的差距,从2014年的6349.6元,一路扩大到2020年的12973.5元。2021年,辽宁、吉林、黑龙江的居民平均消费支出分别为23831元、19605元、20636元,全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所以,小土豆对哈尔滨的热爱,主要源于了囊中羞涩的痛点。事实上,哈尔滨对自己的“性价比”优势也格外清醒,旅游热度刚一起来,就召集了全市的旅游商家开展座谈,要求不能乱涨价。这与淄博2023年严控五一酒店房价的打法,如出一辙。

但放眼整个东北,哈尔滨代表的“平价旅游”,只是一个方面:这个冬天,东北的高端冰雪旅游市场表现的也很不错。比如,Club Med中国区度假村的数据显示,2024年元旦假期前夕,旗下北大壶、亚布力、长白山三家冰雪度假村,平均入住率都达到了95%以上。

有业内人士感叹,小土豆们让哈尔滨的风头,彻底盖过了隔壁吉林中高端休闲度假区。但这也许并非旅游的胜利。尤其是,舆论层面已经形成了一种风气:热捧哈尔滨者,必定要嘲讽一下三亚和新疆,以此显示“平价旅游”对“高价旅游”的胜利。如果一味迎合这种趣味,哈尔滨的未来,则不可谓不危险。

东北不能止步于哈尔滨的“平价光环”,而是要向中高端市场迈进、发展出完整而高品质的冰雪旅游产业链——并且要让参与市场的所有商家,包括餐饮、住宿、交通、旅行社、景区、雪场等等,都挣到长远的钱。这不是“讨好型市格”,或者把萨满从森林中请出来跳科目三,所能解决的。

当小土豆各回各家、泼天流量散去之日,正是东北旅游迎来真正挑战之时。毕竟中国的冰雪旅游市场刚刚起步,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强敌环伺,远有欧美、近有日本。

以冰雪旅游的核心元素——滑雪运动为例。大众滑雪一直是个高危运动:根据美国NSAA统计,美国每年滑雪人次在5 000万以上,其中约有40人发生严重致命伤害(瘫痪、严重头部受伤或死亡)。但已有的国际经验表明,随着一国冰雪产业逐步走向成熟,其滑雪损伤率是可以通过管理来持续降低的。

而中国目前还缺少专门滑雪损伤监测部门,无法产生数据与上述国家对比,这种客观的差距可见一斑。当然,东北三省已经在奋起直追,大力推进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投资。尤其是吉林和黑龙江,早就调集各路资源、展开了一幅恢弘的布局。

希望哈尔滨的旅游神话结束后,下个冬天,能看到一个高品质、成体系的大东北冰雪游市场:既能让南方小土豆流连忘返,也可以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高端旅行用户,为东北消费做出贡献。

我们继续对旅游市场保持关注。

彭涵
彭涵
个人主页

使用微信扫一扫

已发表文章 69 篇

环球旅讯 合伙人、首席内容官

彭涵,环球旅讯合伙人、首席内容官,历任携程集团携程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旅悦集团高级公关总监、TBO(旅游商业观察)创始人、《中国企业报》旅游行业记者。

© 以商业目的使用环球旅讯拥有版权的内容,请遵循环球旅讯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非商业目的使用,请遵循 CC BY-NC 4.0

评论

未登录

去登录

User89377

2024-01-10

0
回复

分析非常到位,这波流量过后才是重点!

客服二维码

想获取更多内容或线索?

扫码添加学委,帮你支招!

分享
微信
微博
QQ
收藏
评论
点赞
客服
添加专属客服
客服二维码

您好,我是您的人工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顶部
微信扫码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码参与话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