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单体机场,即将诞生!

谢常青 环球旅讯 谢常青 2025-07-07 09:59:53

广东人的骄傲,飞友的“乐园”

当全球还在为北京大兴机场的“凤凰展翅” 惊叹时,广州白云机场已经悄悄憋了个大招:

  • 三期扩建工程的“重头戏”——T3航站楼,预计今年10月底前具备投运条件。

T3航站楼的投运,意味着,白云机场将成为全球最大单体机场。

之所以说,白云机场将是全球最大单体机场,主要是其吓人的“硬核实力” :

其一,航站楼面积大。

2023年底,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白云机场东四西四指廊投运后,实现了 T1、T2 两座航站楼的贯通,航站楼总面积达到156.1万平方米,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单体航站楼。


图源:广东交通

待T3航站楼(总建筑面积68.33万平方米)通航后,机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如此庞大的建筑面积在全球单体机场中居于领先地位。

其二,客货吞吐能力强。

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完成后,进入“三楼五跑道”时代,年旅客吞吐能力将突破1.2亿人次,货邮吞吐能力达到380万吨,终端旅客吞吐能力可达1.4亿人次,货邮吞吐能力可达600万吨。

如此客货吞吐规模,将处于全球领先水平,而强大的吞吐能力,是白云机场成为全球最大单体机场的重要标志。

其三,交通枢纽高度集成。

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中的交通中心综合体项目(GTC 项目),有机集成公路交通、铁路交通、城市公共交通、航空交通等多种交通形式,规划引入6条高铁、3条城际轨道。

这意味着,T3航站楼建成后,将汇聚航空、高速公路、高铁、城轨等多种交通工具,成为一体化联运的航站楼综合体。


图源:羊城晚报

这种高度集成的交通枢纽模式,在全球单体机场中较为少见,也从侧面体现了其大而全的特点。

不管对商旅客,还是休闲客来说,这种一体化联运,都意味着出行效率的质的飞跃,以及体验的全面升级。

可以说,这种“零换乘”的本事,把大湾区的“1小时生活圈”直接扩展到了天上。

但它的厉害可不止“大”。

从外形来看,新建成的T3航站楼,设计可太有想法了。

灵感就来自“花开羊城·羊城花冠”,航站楼屋面弄成8片“花瓣”的样子,一眼就能看出广州“花城”的范,还透着浓浓的岭南味,特亲切。

落客的平台像花瓣一样舒展开,候机大厅顶上的天窗亮堂堂的,中间还弄成小花园的样子,天花板上仿木头纹理的设计,看着既大气又顺溜,非常舒服。

从中转便捷性来看,机场大了,乘客最怕在航站楼走到“脚断”。

T3航站楼把东西两边收窄了,造型上既学了H型的方便,又取了X型的灵活,远远看去,就像地面上立了个“小蛮腰”,特别显眼。

这么设计最大的好处是,乘客从T3中间区域,走到四个指廊的登机口,或者转机的时候,不用走那么多路了,省不少劲。

有探秘过T3航站楼的航空博主分享,T3的流程设计理念还是很不错:

  • 出发层中央通道,直通国际出港流程,两侧扶梯下一层,是国内出港(混流)安检;
  • H型航站楼的北侧,基本是国内/国际可转换廊桥,有助于提升靠桥率。

最令人振奋的是,T3航站楼还有全国首个开放式机场观景台。

而这个能贴脸拍飞机的观景台,是这座机场正在重新定义“超级枢纽”的模样。

观景平台,总面积约200平方米,是T3航站楼的制高点。

24米高的陆侧区域,既能把整个机场的全貌尽收眼底,又能近距离瞅见飞机起降的全过程,对于飞机迷来说,比隔着玻璃看刺激多了。

此外,还有一座瞭望塔,虽面积有限,但视野非常优秀。

最关键的是,据官方消息,观景平台、瞭望塔开放后,不用买机票就能进来观景、拍美照,想想都让人盼得不行!

更深层次来讲,对广州来说,这座机场早不是单纯的“坐飞机的地方”了,也成了城市的“会客厅”:

  • 游客在这儿拍飞机发朋友圈,等于给广州做了免费宣传;
  • 本地人带朋友来看看,也多了个聊“咱广州有多牛”的底气。

等到T3的灯光亮起来,你会发现这座机场不只是钢筋水泥的集合体。

它像个有生命力的“湾区之翼”,一边用1.2亿人次的吞吐量连接世界,一边用开放式观景台拉近人和天空的距离。

而白云机场,正带着这份底气,从“华南门户”,飞向“世界之巅”。

(白云机场T3准备通航,将有哪家航司入驻?不妨评论区聊聊!)

谢常青
谢常青
个人主页

使用微信扫一扫

已发表文章 102 篇

环球旅讯

交流请加微信

xie1732
ivy@traveldaily.cn
© 以商业目的使用环球旅讯拥有版权的内容,请遵循环球旅讯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非商业目的使用,请遵循 CC BY-NC 4.0

评论

未登录

去登录
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环球旅讯』公众号

获得最新行业资讯

X

请确认需要提交的个人资料

咨询类型:
描述:
X

联系方式

分享
微信
微博
QQ
收藏
评论
点赞
顶部
微信扫码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码参与话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