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期,“大数据杀熟”要被终结了?

胡彪 环球旅讯 胡彪 2025-07-11 17:51:02

华住会出手了

01

暑期旅游旺季来临,“苦杀熟久矣”的网友们再一次被大数据干了个稀碎。

比如,有网友发现用父母的手机订酒店,要比自己订便宜4成。

“三个人三个价”“同一房型,价格和同事差300”“机票、酒店价格越搜索越贵”等等,社交媒体上诸如此类的杀熟吐槽贴,又再次卷土重来。

一个扎心的现状是,越是平台高等级的会员,反而越容易成为大数据杀熟的重点“照顾”对象。

黑猫投诉平台上,杀熟的相关词条超过1.9w条,有网友指出,“现在很多平台,高级VIP比普通VIP价格更贵,平台打着高级VIP享受更优惠待遇的幌子,实际体感还不如新用户。”

在平台的潜台词里,高阶会员是平台上购买力最高的一群人,这群熟客已经认定了平台的产品,忠诚度越高也就意味着“杀熟”的溢价空间越大。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同样的酒店、同样的机票、同样的商品老用户永远比新用户贵。

从用户的角度看,这种看人下菜碟的方式就像农夫与蛇,熟客会员为平台贡献了最多的利润,到头来却要被平台背刺,落得个被宰的下场。

面对无孔不入的大数据杀熟,这届游客被驯化出了“反杀熟”自救攻略,试图用“魔法”打败魔法:

订机票、酒店前,先提前在各大社交媒体,在评论区反复评论“太贵了买不起”,打造穷鬼人设。

关闭APP个性化推荐,定期清理手机缓存,浏览器开启隐身模式,避免被平台获取搜索习惯。

货比三家,同一个商品用不同设备、账号比价,注册新账号时选“学生”“三四线城市”,收藏夹、购物车只放低价商品.....

然而,伪装、哭穷式的“反杀熟”方式,实际作用却很有限,在愈加聪明的算法面前,这些操作最终也会被归入大数据,成为平台“杀熟”的新参数。

说起来“反杀熟”已经喊了很多年,相关新闻可以说是热搜上的常客,但每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最终都是以网友的几句吐槽草草收场,连行政处罚都很少听到。

究其原因是监管层面很难取证,不会有平台承认自己在杀熟,如果恰好被你碰上,他们会跟监管解释说这是“个性化定价”。

正是披着“个性化定价”、“动态定价”的外衣,让大数据杀熟游离在监管之外,成了当下平台经济最大的痛点。

前段时间,江苏镇江市消费者协会发布了《网络消费差异化定价调查报告》,在总共7936份有效问卷中,近8成的受访者表示遇到过“差异化定价”现象。

在旅游平台,遇到同一房型不同入口价格不同、不同账号价格差异、多次搜索后价格上涨的用户的比例分别为52.92%、39.46%、32.48%。

监管层面难以取证,用户的“穷鬼”伪装也非长久之计,平台和消费者之间信任已经岌岌可危。

02

但在业内人士R总看来,事情并没有预期的悲观,“自由市场并不是哪个一平台说了算,平台实施价格歧视,用户还可以通过商家的会员渠道下单。”

事实上,为了降低越来越高的佣金成本,减少对第三方平台的依赖,近几年国内头部酒店集团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将运营重心和价格策略,向自家的会员直订平台倾斜。

比如,华住会就在近期再次升级了“贵即赔”会员预订价格保障政策,一句话概括,通过华住会订酒店,降价了可以退,订贵了可以赔。

主要会员权益有两块:

  • 【降价保障】会员在华住会官方渠道下单成功后,直至离店日6点前,若该订单中相同条件的价格出现降价,将自动进行差价赔付(以原支付方式或者积分形式)。
  • 【订贵保障】会员通过华住会官方渠道下单成功后发现指定合作平台(携程/同程/去哪儿/美团/安可达Agoda)上相同条件的官方房价低于华住会官方渠道订单价格,在本人本卡办理入住前提交赔付申请,在核实确认后赔付差价2倍价值的积分(铂金会员3倍)。

让我惊讶的地方在于,“降价保障”是自动赔付,不需要用户进行操作——只要门市降价,订单就会自动触发降价保障。

刚上线不久,社交媒体上就已经有网友晒出了第一波华住会“自动退”订单,“华住会订的美居酒店,人还躺在酒店大床上,125元差价就已经原路退回。”

再来看看“订贵保障”,简单来说,如果会员通过华住会下单之后,发现五家主流合作平台的官方挂牌价更低,就可以申请赔付,审核通过后至少获得2倍差额的积分。

众所周知,华住会的积分可以直接抵扣房费,这就相当于赔2倍的房费价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方平台上的代理商价格或补贴价,不在比价范围内,因为这里边往往附带隐藏条款,比如不可取消、限制连住等等。

华住会以官方挂牌价为基准,为的就是确保用户比较的是真实、可执行的房价,避免虚假低价误导用户,同时推动行业价格透明化。

站在用户的角度,华住会的“贵即赔”本质上是在给广大消费者兜底,是一种真金白银的承诺,即消费者通过华住会订酒店,再不用担心自己订贵了。

在“大数据杀熟”屡禁不止的今天,华住会的“贵即赔”称得上是业界的一股清流。

作为国内最大的酒店集团之一,华住旗下拥有超过1.1万家酒店,国内覆盖超过1000座城市,囊括了众多大众出行选择最多的酒店品牌,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汉庭、全季、桔子等。

此外,华住拥有超2.8亿会员,超过65%客房预订来自于直销渠道的会员预订。

足够大的基本盘、成熟的会员体系、超高的直销渠道占比,正是华住敢于对标外部平台价格的底气所在。

这不是一场营销实验,而是头部酒店集团对于会员的长期承诺,意在重塑消费者信任。

一个可能想象到的场景是,从这个暑期开始,酒店行业的大数据杀熟现象可能就此被终结。

03

更深一层来看,“贵即赔”不仅是这届游客“反杀熟”的利器,更是一剂推动行业良性发展的猛药。

一般情况下,平台的价格和酒店会员价不会有太大差异,因为从酒店品牌的角度出发,一个稳定的价格体系才能保证其健康发展。

那为什么现实中消费者经常会感觉被杀熟了呢?

本质上还是因为信息差。平台通过采集用户的消费习惯、收入水平、设备信息等数据构建用户画像,再通过算法分析用户数据,对价格不敏感或高忠诚度用户(如老会员)抬高价格,同时向新用户或低活跃群体发放优惠券制造差价。

更进一步,平台还可以把“用户画像”等用户信息卖给第三方商家,甚至利用AI帮助商家自动调价,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用户越搜索越贵的原因。

说到底,平台利用垄断地位来获取更高利润,第三方商家付出了高额佣金和用户信息费,他们肯定也需要更高的超额利润,最终这些成本,都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变成了人人憎恶的“大数据杀熟”。

话再说回来,这并不是个体问题,而是整个行业的困境,但消费者不关心行业,只关注酒店是否订贵。

华住会“贵即赔”之所以足够诚意,本质上是它在给消费者兜底,消除消费者的“杀熟焦虑”,同时以公开比价机制倒逼全渠道价格规范化,最终让消费者、酒店和整个生态都能从中获益。

所以,以后如果还有人向你抱怨酒店杀熟,你不妨反问一句:为什么不上华住会订酒店?

胡彪

爆料和交流请联系hubiao@traveldaily.cn

© 以商业目的使用环球旅讯拥有版权的内容,请遵循环球旅讯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非商业目的使用,请遵循 CC BY-NC 4.0

评论

未登录

去登录
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环球旅讯』公众号

获得最新行业资讯

X

请确认需要提交的个人资料

咨询类型:
描述:
X

联系方式

分享
微信
微博
QQ
收藏
评论
点赞
顶部
微信扫码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码参与话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