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黄昏,繁华渐逝的欧洲旅游

胡彪 环球旅讯 胡彪 2025-07-12 20:24:01

小偷大本营

01

“进入意大利第三天,大意了,行李扔在车上,本来想打算玩完就直接离开,没想到回来一看,车被砸了个洞,财物、证件、行李被偷了个精光,连衣服都没落下。”

“报警了,等到天黑了都没动静,路过的警车拦下来也不管,要我们去警察局,结果跑了五家警察局,都跟我们说去下一家,把我们当皮球踢,罗马整个一贼窝......”

原本为了安全起见,L女士一行人把车停在了车流量很大的马路边,旁边就是斗兽场,还特地把东西藏在后备箱,没想到最后还是没能顺利走出罗马。

“现在辗转第七个警察局,报告都拿不到没法去大使馆补办证件”L女士甚至想过联系罗马当地的街溜子势力,只求拿回证件。

无奈之下,她把自己的遭遇发在了社交媒体上求助,评论区直接成了骂街现场。

“在西西里他们连我的三罐老干妈都不放过。”

“我连空的塑料袋都不敢放车上,主打一个尽收眼底,毫无东西可偷。”

“刚从意大利回来,一模一样,斗兽场旁边的停车场,车窗被砸,所有箱子行李都没了。”

有网友用一条段子精辟总结了欧美各国旅游现状:不偷不是意大利,不抢不是法兰西,又偷又抢英吉利,邦邦两枪是美帝......

同样是在意大利,就在前几天,一个约三十人的中国旅游团,在意大利比萨斜塔附近被一锅端。

据当事游客描述,该团是法、瑞、意多国游的旅行团,事发前,该旅行团已经去过法国游玩,不少游客在法国老佛爷百货购买了奢侈品。

仅仅二三十分钟吃午饭的时间,停在餐馆旁边的大巴就被撬了,游客随行的行李、奢侈品等贵重财物被洗劫一空。

事发后,当事游客仔细回忆了整件事情的经过,发现其中诸多疑点,怀疑里边有“内鬼”。

比如,在前几天的行程中,午饭时间大巴司机都会在车上等乘客,但事发当天,司机很反常的跟游客一起下了车去吃了午饭,导致大巴上没留人,给了窃贼作案机会。

再者,近三十人的行李,在短短二三十分钟内几乎全部被撬开洗劫一空,不像是小偷小摸,更像是有团伙、有预谋的作案。

更令游客愤慨的是旅行社的态度,事发后没有及时安抚,反而把理赔责任全推给保险公司。

但一轮沟通下来,发现保险公司也指望不上,“最多能赔五千,而这五千额度里面,不包括现金、手机、数码产品、珠宝等......”

有业内人士认为组团社在其中要负主要责任,“正常的地接服务,应该是地接导游、司机、全程领队三人协作,吃饭时可以轮流留守、互相照应,大巴根本不会出现无人看管的真空期。”

“但现在很多旅行社为了压榨利润,直接砍掉地接导游,让领队‘一肩挑’,为了节省成本,把游客财物安全当儿戏,让车辆完全暴露在小偷眼皮子底下,被偷根本是必然结果。”

02

以前是条条大路通罗马,现在是条条“盗路”通罗马。

尤其是近年欧洲游客激增,让欧洲热门旅游城市成了扒手们“创收”的天堂。

有网友总结了欧洲的四大贼城:“巴黎、罗马、米兰、巴塞罗那,排名不分先后,贼最敏感了,哪里亚洲游客多就去哪里。”

Censis发布的一份安全报告显示,过去五年,罗马市区犯罪率增长了23.2%。

其中,抢劫和扒窃这两类案件的数量快速暴发。抢劫案,2024年共发生超过2000起,与2019年相比增长了51.3%;扒窃案,2024年发生33455起,增长了68.0%。

简单换算一下,光一个罗马,每天接到报案的扒窃案件每天都接近100起,这是明面上的,没有报案的小偷小摸事件估计只会更多。

从人口犯罪率来看,意大利犯罪率最高的城市是米兰,2024年每千人犯罪69.7起,佛罗伦萨、罗马位居二、三位。

可能很多人对这个数据没概念,不妨看下中国的情况,根据2021年的官方数据,中国每10万人中刑事案件数为339,算下来每千人刑事犯罪只有3.39起。

曾几何时,欧洲也曾是一片岁月静好,是不少中国游客出国看世界的首站。

但是现在,打开小红书一搜“欧洲旅游”,出来的不是旅游攻略,而是满屏的防盗指南。

比如,有经常被偷的网友建议,出发欧洲之前,务必准备好几大护身神器:

藏宝囊:护照、现金、银行卡,统统装进贴身小包,人不离包,包不离身。

牵机引:手机连接着伸缩绳,一头挂在皮带上,一头连着手机。

捆仙绳:一个小小的密码锁,牢牢把箱子和行李架锁在一起。

照妖镜:一面小镜子,放在座位前随时观察后方行李架,保证行李在视线范围内。

如果物理防御行不通,还可以使用魔法防御,在行李箱上贴了一张《祈祷的手》,希望小偷见此生出善念,浪子回头,放我一马......

为了防盗这届中国游客可以说是费劲了心思,但欧洲扒手们的手段更是令人防不胜防。

比如,他们可能以问路为由主动搭讪,或伪装成警察要求检查护照,甚至利用儿童或美色来降低受害者的警惕,随后趁机实施盗窃或勒索。

作案手法软硬兼施,有时是神不知鬼不觉的扒窃或偷盗,有时直接勒索和抢劫。

失窃之后,即便游客马上报警,找回失物的可能性也几乎为零。

最搞笑的是,欧洲扒手不仅让中国游客神经紧绷,就连欧洲土著也被当地小偷吓成了PTSD,导致一些欧洲游客来中国旅游,也会下意识的捂紧背包。

但事实上,中国对待外国游客,跟欧洲对中国游客,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

举个例子,就在前几天,一位加拿大游客来广州,打出从白云机场到增城,出租车司机收了老外1000多。

还没到报警环节,游客通过12345就联系到了出租车公司,两天之内就查到了涉事车辆和司机,并退了全款。

03

“不得不惊叹国内警察的办事效率,尤其是对待外国游客,如果丢了什么东西,监控一查半天就能给你找出来。”一位外语导游告诉我,在国内很少听过外国团被偷,但在欧洲提醒游客防盗是他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过去,我们都很羡慕欧洲国家,尤其是以德国和法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

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海量移民的涌入,欧洲各国都背上了沉重的财政包袱,欧洲的高福利政策正在变得无以为继。

一方面,高昂的福利支出推高了欧洲各国的债务。截至2024年一季度,法国公共债务已攀升至3.16万亿欧元,债务占GDP的为110.7%,而意大利的情况更不乐观,其公共债务已超过2.92万亿欧元,债务占GDP比重高达137.9%。

与高债务并行的是高税收,为了维持福利运转,政府只能向欧洲本国劳动者“开源”,也就是加税,所以现在欧洲税负都非常高,比如法国的最高法定个人所得税税率超过55%。

这就导致欧洲普通工薪阶层辛辛苦苦一个月,实际福利没怎么增长,税负负担反而更重了。

事实上当初欧洲各国吸纳难民,有补充劳动力,提升生育率的意思在里边。但自2015年难民危机后大量涌入欧洲的难民,由于文化、宗教、语言等原因,很多难民并未能顺利融入当地社会,成了无业游民。

根据欧盟庇护局(EUAA)的数据,2023、2024年,欧盟+国家(包括欧盟成员国、挪威和瑞士)连续两年收到了超过100万的难民庇护申请,接近2015和2016年的难民危机高峰。

(图:欧盟国家庇护申请数量2015-2024)

其中,2024年近7成难民申请集中在五个国家,德国收到23.7万份申请,西班牙收到16.6万份,意大利15.9万份,法国15.9万份。

申请庇护的难民里面,叙利亚人数最多,有15.1万,其次是阿富汗8.7万,委内瑞拉7.4万,土耳其5.6万和哥伦比亚5.2万。

这些人当中很大一部分需要依赖社会救济,不仅加剧了财政负担,也带来了严峻的社会治安问题。

在许多欧洲城市,移民聚居区形成了一个个的“平行社会”。在这些地方,大街上游手好闲的街溜子随处可见,他们要么小偷小摸,要么抢劫、贩毒,成为了破坏社会治安的重要因素。

根据德国内政部发布的《2023年犯罪统计报告》,在所有犯罪嫌疑人中,非德国籍人士占比高达41.1%,远超其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在暴力犯罪领域,这一现象尤为突出。

有业内人士友情提醒,以目前欧洲的警力,几乎无法应付现在日益严重的盗窃犯罪。尤其是今年暑期,中国游客去欧洲旅游,除了做好防盗之外,最好不要表现得像个大款,否则你就是欧洲扒手的暑期KPI。

如今的欧洲文艺复兴的圣殿犹在,老派帝国的精致、奢华不减当年,可当飞车党掠过米兰街头,游客捂紧防盗腰包走出斗兽场时,今天的欧洲已经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小偷大本营”。

胡彪

爆料和交流请联系hubiao@traveldaily.cn

© 以商业目的使用环球旅讯拥有版权的内容,请遵循环球旅讯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非商业目的使用,请遵循 CC BY-NC 4.0

评论

未登录

去登录
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环球旅讯』公众号

获得最新行业资讯

X

请确认需要提交的个人资料

咨询类型:
描述:
X

联系方式

分享
微信
微博
QQ
收藏
评论
点赞
顶部
微信扫码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码参与话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