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酒店业面临需求理性回归与供给竞争加剧的双重挑战。消费端报复性出行热潮消退,消费者更重性价比与个性化;供给端新增产能集中入市,平均房价(ADR)、每间可售房收入(RevPAR)增长承压,“满房不盈利”成部分中小酒店痛点,行业亟待降本增效与差异化竞争破局。
8月27日,锦江酒店(600754.SH)发布半年报,核心业务韧性凸显。上半年营收65.26亿元,规模稳定;扣非后净利润4.09亿元,同比增长5.17%,主业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因去年同期有4.59亿元资产转让非经常性收益,本期无类似收入,剔除后经营质量稳步向好。
从战略布局看,锦江酒店的多维度举措,为行业勾勒出清晰突围路径:
品牌聚焦:细分市场建差异化竞争力
面对消费者对品质与个性化的需求,锦江酒店(中国区)聚焦“12+3+1”品牌战略,倾斜资源至主力品牌。上半年主力品牌新开业酒店占比提升至86%,较上年增长约3个百分点。
通过这一方向,锦江在不同消费层级市场形成竞争力,通过统一运营标准降低单店成本,依托客群需求挖掘积累品牌口碑、提升市场份额,规避“品牌分散致资源内耗”问题。
会员深耕:筑牢酒店流量护城河
锦江将“锦江荟”会员体系打造成核心竞争力。截至报告期末,会员总量破2亿;6月中央预订率较1月提升11.36个百分点,当前会员贡献率超70%。
上半年积分兑换率同比提升7%;同时打通“线上+线下”权益体系,拓展会员服务场景,发挥文旅生态链优势。
此外,上半年境内有限服务酒店全渠道直连覆盖率超75%,这一布局强化了中央渠道对酒店运营的核心支撑力。
架构精简:扁平化改革降本增效
为更快、更精准响应市场变化,锦江酒店优化境内有限服务酒店板块架构。打破原“7大中心层级-37个部门”冗余体系,重构为“13个部门-2个业务单元”的扁平化模式;整合区域单元为6个,推行“属地化管理”,缩短决策链条、提升响应速度。
报告期内,管理费用率降至15.62%,同比下降2.66个百分点,助力大型酒管集团实现人岗匹配与权责清晰。
全球化战略:纵深推进打造海外增长曲线
积极响应“走出去”战略,锦江加快全球化布局步伐,以“东南亚突破+欧洲焕新”推进全球化。在东南亚市场,锦江酒店(中国区)与当地酒管公司RJJ Hotels签署了管理许可协议,双方计划5年内在6国合力拓展超180个项目。同时,锦江酒店(中国区)还将派驻自主团队,属地化深耕,除了与RJJ Hotels合作推进项目落地外,还将自主发展更多品牌,整体5年内在东南亚突破500家,目前其核心市场已部署外派管理团队。
欧洲市场,旗下卢浮酒店集团处置非核心资产回笼资金,翻新直营店并升级系统,改造后营收同比提升20%,RGI提升13.4%,客户满意度提升7%。
此外,公司计划赴港上市,募集资金投向海外升级、数字化转型及资本结构优化,构建可持续海外发展体系。
随着国内经济复苏与全球化增量,酒店业有望逐步脱困,锦江也将带动行业向高质量、全球化方向发展,提升中国酒店业全球竞争力。
评论
未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