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旅行社十多年,我在东南亚买了个岛

罗銮銮 环球旅讯 罗銮銮 2025-09-25 15:45:31

以退为进

在旅游圈,赵俊的每一步选择都透着 “不按常理出牌” 的劲儿。

面对恶意差评,有人想着息事宁人,他却甘愿花 1 万元打官司;

当同行都在强调 “轻资产快跑” 时,他偏要反其道而行,在东南亚买下一座海岛。

也正因这股 “轴劲”,他被贴上了 “反向避雷第一人” 与 “岛主闰土” 两个标签。

出身湘西大山,带着股 “土匪” 般的执拗;从职业登山者到民宿主理人,再到游轮设计师,如今更成了马来西亚仙本那一座私人海岛的 “岛主”,他一直都走在“不寻常”的人生轨迹上。

懒猫旅行创始人 赵俊

在这个多数从业者被平台规则、客户诉求牵着走的行业,赵俊为何偏要用 “打官司、买海岛” 这种最 “重” 的方式,去争一份主动权?

在最新一期的《旅讯龙门阵》播客中,他与环球旅讯 CEO 李超聊起这些经历,讲述一个关于坚持、赌注与选择的故事。

01

敢于筛选同频的客人

“为什么敢冒风险和游客硬扛?不怕影响口碑吗?”

赵俊指出了旅游行业长期存在的误区:

“我们做旅游十几年,总错把‘所有客人都该是我的客人’当真理,不敢拒绝,也不会筛选。”他顿了顿,补充道,“但服务行业哪有全能适配的?你想讨好所有人,最后只会被架在火上烤。”

在他看来,小红书上的“避雷帖”不仅是舆论现象,更是一场客群筛选战。

“现在游客维权渠道已经很完善了。企业售后、旅游局投诉、12315、平台维权……正规渠道就有五层。但有些客人喜欢直接跳过这些,发帖子发泄情绪,甚至用舆论威胁商家。”赵俊说,“这不是维权,是耍无赖。”

这次的差评纠纷,客单价才 260 元,对方拒绝协商非要高额赔偿,他没惯着,直接花 1 万元律师费起诉。赵俊坦言:“不是在乎钱,而是要守住原则。你好好沟通,我敬你一尺;你用舆论威胁,我绝不吃这一套。”

硬气背后,其实是他对游客心理的细致观察。如今,游客对安全感和体验的要求更高,也更愿意为靠谱、优质的服务买单。

“低价产品虽然卖得快,但麻烦事也一堆,运营压力大;中高端产品虽然单价高,但客人更懂事,体验也更顺心。”

因此,他主动砍掉 100–200 元的低价一日游,把重心转向 800 元以上的中高端市场。2019年前,懒猫的营收是 5–6 亿元,现在直接压缩到了2 亿元,未来一年他甚至计划再降到 1.5 亿元。

“规模小了,但利润没降,运营压力也小了。我们宁愿慢一点,也要找对同频的客人。”赵俊补充道。

02

从造游轮到买海岛

要吃 “老天爷赏的饭”

如果说“筛选客群”是懒猫的“节流”,那么“重仓重资产”,就是赵俊眼里的“开源”。

2016 年起,同行们在忙着砸钱做轻资产平台,他便开始一头扎进重资产:自己设计游轮,在东南亚铺设在地设施,以及后来买下了仙本那的一座海岛。

“熬过那段特殊时期,我更确定重资产才是旅游公司的‘保命符’。”赵俊回忆。疫情里,许多轻资产公司因为没有核心资源,融资一断就倒下;而懒猫凭着游艇、民宿这样的底子,不仅撑过了寒冬,还在国门一开后立刻恢复了业务。

当然,他也交过学费。2018 年,那艘投入一千万的游艇,却和别人一百万的船跑着同一条航线。客人看不出区别,公司只能靠降价抢单。“那会儿我才明白,重资产的关键不是‘有’,而是‘只有你有’。”

他举了几个例子:

卡帕莱水上酒店,91 间房一年能赚四五千万;张家界的百龙电梯,仅凭一部电梯,一年就进账一个亿;玉龙雪山脚下的普修酒店,靠独一份的雪景,利润高得吓人。“这些都是老天爷赏的饭。你拿到了,就不是你去求流量,而是流量来找你。”

真正让他盯上仙本那,是疫情期间的一个意外。

2020 年,他滞留在马来西亚,几乎天天往海岛跑。那时的海水清得透亮,浮潜时脚下是一整片活珊瑚,海龟悠然从船边掠过。赵俊意识到,国内游客对海岛的渴望从未减少,只是许多目的地要么过度商业化,要么资源一般。而仙本那,这片干净而稀缺的海域,正好补上了空白。

为了验证可行性,他开始请潜水专家评估是否能划定保护区,又与在地深耕三十年的华人家族反复探讨政策、人脉和潜在风险。随着拼图一块块补齐,他愈发笃定:这里不仅能做跳岛打卡,更能打造一个让人住下来、慢下来的度假目的地。接下来,他要把这片海岛打造成“马代平替”。

在他的设想里,高端别墅可以承接定制化的深度度假,亲子房则抓住越来越庞大的家庭客群,而中端游艇的补充,又能满足大众游客的需求。与此同时,将岛屿、珊瑚礁和陆地资源整合在一起,建设度假村和特色酒店,并引入配套的休闲娱乐业态,是为了打造一个与当地人携手共建共营、可持续的度假生态。

03

把缺点摆出来

用真诚获客 

旅游行业的获客逻辑已然改变。虽然 80% 的用户最终还是会在 OTA 平台上下单,但去哪、怎么玩、选哪家公司,这些决策早已在小红书和抖音的刷屏中悄悄形成。

看准这一趋势,赵俊没有把流量寄托在别人手里,而是选择亲自走到台前,开启直播带货,把自己打造成公司的最大 IP。

在他看来,真诚才是必杀技。“在信息轰炸的时代,游客真假难辨,内心缺乏安全感,自然对任何人都抱有防备心。”于是,他每天雷打不动发视频、开直播,聊行业里的真话,也主动揭短,分享做产品时遇到的实际难题。

视频里,他坦言自己脾气倔,遇到不讲理的客群绝不妥协;旺季产品可能出现的衔接问题,他会提前告知,让用户心里有底;小红书上的负面评价,他从不删帖控评,而是让好坏声音自由流动。他说:“你越藏着掖着,大家越怀疑;把缺点摆出来,愿意接受的人,才是真能跟我们同频的客群。”

事实证明,这种坦诚并没有让生意受挫,反而吸引了更多认可他理念的中高端用户,让业务更稳。对赵俊来说,这也是一种长期布局。“我逼自己做内容,就是怕有一天被淘汰。就算公司遇到困难,靠做内容的能力,也能再拉起来一个摊子。”

不过也意识到,仅靠个人 IP 远远不够,团队的内容能力才是长期竞争力。他直言,旅游行业从业者在内容创作上普遍存在 “无能无知” 的短板,面对跨界而来的网红、博主,往往毫无招架之力。

为此,他牵头组建了 3-4 人的内容专项小组,在聚焦公司自身的内容产出的同时,还会跨行业辅导一些个人 IP。“内容能力难以通过短期培训速成,所以我更倾向于找到有潜力的成员,再通过 3 个月的针对性辅导,帮助他们打造出月产出 1-2 万元 的小 IP。”

03

旅游是“垃圾行业”

建议慎入

当被问及旅游行业对年轻人的建议时,赵俊直言,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旅游行业都不算热门选择。

“从商业逻辑来看,旅游就是个‘垃圾行业’。”赵俊毫不留情地说,“你有做内容、做自媒体的能力,干嘛非要扎进旅游?只有没得选,才会做旅游。像我这样,脖子以下都埋在这个行业里,没办法才继续干。”

他指出,早期那种“牛马式”重资产投入、埋头做传统旅游服务的模式,现在已经行不通了。年轻人千万别再走老路。

“这个行业本身已经卷到极致, 一头要给资源方交租,一头得给平台流量方交租,两边都是‘地主’,我们夹在中间,利润早被压得薄得可怜。”

但如果非要寻找机会,年轻创业者或中小公司仍可以从“流量和内容”入手。赵俊解释道:“现在的流量大多以内容形式存在,带有IP属性的内容更有价值,同时属于轻资产运营模式,挣钱相对轻快。”

跨境旅游生意也存在机会,例如把日韩游客引到泰国,或将东南亚游客带到其他海外目的地。这类业务竞争相对没那么激烈,也可以结合内容和流量端进行布局。

“不过说到底,如果团队具备强大的内容运营能力,能够做跨境甚至国际内容,并打造出有影响力的IP,其实不一定非要局限在旅游行业。”

他算过,一晚直播卖了12万元旅游产品,最终实际核销仅2.4万元。而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卖其他商品,毛利至少高一倍,核销率也高好几倍,还能形成复购。

“所以,我劝所有年轻人别轻易做旅游。” 他笑着感慨道。

罗銮銮
罗銮銮
个人主页

使用微信扫一扫

已发表文章 116 篇

环球旅讯

© 以商业目的使用环球旅讯拥有版权的内容,请遵循环球旅讯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非商业目的使用,请遵循 CC BY-NC 4.0

评论

未登录

去登录
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环球旅讯』公众号

获得最新行业资讯

X

请确认需要提交的个人资料

咨询类型:
描述:
X

联系方式

分享
微信
微博
QQ
收藏
评论
点赞
顶部
微信扫码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码参与话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