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车APP比打车应用承担更高风险

钛媒体 2013-07-16 16:28:37

市面上的租车类服务在违约机制上还存在缺陷,必然需要在产品层面增加创新机制,约束供需双方的行为。

  使用“滴滴打车”的“的哥”刘师傅,工作的一大部分就是开着手机上的打车APP随时随地“抢单”。而使用易到用车的李师傅,通常都给客人备好了雨伞和纸巾,他服务的易到用车,是提供专乘约租车服务的服务平台。前者面向大众,越大众越好;后者面向相对高端的精英人群,商务人士。

  移动召车APP的流行,给司机的“车生活”带来了不小的改变。在乘客下单→软件调度→司机履行载客→ 完成订单的相近流程来看,订单量直接影响到师傅的生存现状。

  开别克的李师傅本人同时是一家培训学校的合伙人,平时不去学校上班,“有闲又有辆还凑活的私家车”,于是经人介绍加入了租车行业成为一名“乙方”。事实上,早有人指出眼下的私人租车服务基本上是统一管理的“黑车”服务了。司机借此可以获得一些外快收入,第三方独立应用为此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不过,毕竟两类应用满足的用户群不同。在打车APP中,因为是公共服务,司机的角色是弱化的;而租车类APP,则面向的是寻求优质服务和快捷服务的群体,司机的服务质量会让用户更加具有主动选择的灵活性。

  说白了,跟同样提供租车服务的“神舟租车”相比,这类代表性的租车APP租的不是“车”,租的是“司机”。理念和商业模式不同。

  易到用车的市场部负责人就曾介绍,“上下班高峰期的时候,出租车非常紧张,此时能够负担的消费者就会选择易到用车,而且同加价后的出租车费用相比,租车的价格并没有很贵”。这就充分解释了谁是稀缺资源,谁是非稀缺资源。

  一、稀缺资源和非稀缺资源

  打车、租车APP都是解决了资源闲置、车主和乘客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不过诞生的土壤不同。

  租车APP产生的背景是什么?众所周知,由于汽车租赁市场的牌照限制,以北京为例,每年交管相关部分发放的租车牌照十分有限,而多数牌照都直接落入大型租车公司,中小租车公司拿到的牌照少的可怜,又没有竞争优势,生存陷入窘境。租车APP的出现,就是提高了空置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为曾经的消费者和拥有闲置资源的租车公司之间,提供了“契约担保”。

  另一方面,大多数租车企业主要业务仍是围绕公务型长租客户来支撑盈利,“散租群体”市场还未培育成熟。最终,市场上出现了大量闲置的车辆。

  “易到用车”直接切入了这个细分需求,由专业的服务中介去开拓个人散租的用户(同时也服务企业用户),租车公司只需提供服务(车辆和司机),按约定比例分成,很大程度上将闲置资源流动起来。

  然而,跟出租车紧张的状况不一样,相对小规模的用户群体使得待租赁车辆不是“稀缺资源”。显然,出租车是稀缺资源,而租赁级车辆则不是。因此就有了出租车司机常常“抢单抢不到”,而租车车主却“等单等不来”的鲜明对比。

  稀缺资源的好处是保证了车辆和服务品质(大多是宝马、奔驰以及别克商务等系列)和服务质量,靠服务来赢得相对小众的“追求体验和舒适度”的群体。不过,毕竟有其弊端,在一个供大于求市场中,车主之间在规则内的竞争程度大大降低;另一方面,资源远远大于需求,租车服务更多的是满足了企业客户,在个体消费者中刚需,如何扩大用户群是个不小的挑战。

  二、用户群体差异

  “的哥”刘师傅最近有个明显的感受:北京出租车涨价后,“滴滴打车用的人不多了,我手机响的都少了!” 毕竟打车群体还是一群对价格相对敏感的,衡量一下路程和出租车价格,也许用户就流失掉了;而开别克的李师傅告诉记者,大多数使用租车服务的消费者“对价格并不敏感”。

  用户群体的差异让二者没有竞争关系,在如北京等拿摇号政策限制买车的城市,有能力购车的“无车族”成为租车类APP的潜在用户,租车服务的定价可以保持在很高的水平,在需求并不旺盛的情况下可以确保持续的营收。

  不过,在从业者看来,管理成本偏高。

  三、管理成本和风险程度

  租车市场供需的关系,导致租用关系成了典型的“买方市场”。结果就是:消费者的决定权更大。于是,待租车辆之间的竞争都转移到了“线下”,车辆和司机管理的问题也浮出水面。

  李师傅也提到了租车市场难管理的乱象。游戏规则是约定好的,但是无法杜绝部分待租车辆通过私下“折扣”的办法,将一些黏性高的用户直接发展到了“线下”,绕开了租车中介,O2O直接变成了“单O”。不按照游戏规则玩的人必然导致部分用户从APP端流失,同时,待租车主的马太效应也使得车主的订单量出现了两极分化。最终,乙方的投机往往逃过破坏了整个行业生态。

  相比之下,打车应用也有管理风险,但相对小一些。出租车由城市的交通管理部分和行业协会来统一管理,车主的违约成本比较高;而租车类由于牵涉到大大小小、不同地域的租车公司,无论是租车公司、还是租赁服务中介,管理成本都不低。因为提供服务的不仅仅是“车辆”,更关键的是人的因素。要求合作方的租车公司给每一个提供服务的司机背书,这一点毕竟,必须依赖于良好的追责机制。未来对“人”的管理、对推荐机制的完善是租车服务最大的挑战之一。

  而且,一旦引入有劳务关系的司机,租车中介类服务商本质上越来越接近一家纯粹的“租车公司”——却又处于没有牌照的尴尬地位,很难保持绝对的“中立”。

  本来,第三方应用的出现是皆大欢喜的事情。最大的好处是为曾经的消费者和拥有闲置资源的租车公司之间,提供了“契约担保”。过去租车服务大多数是面向企业客户的。对于个人消费者,当你看到路边私家车伸出援手,收点钱让你“搭顺风车”,你毕竟还是觉得不够安全,主要原因就是双方的契约关系、缺少监督。而租车APP作为第三方存在,给个人消费者提供了分享闲置资源的平台。

  不过,市面上的租车类服务在违约机制上还存在不少缺陷,必然需要在产品层面增加一定的创新机制,约束供需双方的行为。否则,像美国的Uber这种背负着“黑车中介”诟病的租车类服务,打着政策擦边球的生存状况就很艰难了。一句话,打车应用更容易生存,租车APP依然是戴着镣铐跳舞的舞者。

© 以商业目的使用环球旅讯拥有版权的内容,请遵循环球旅讯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非商业目的使用,请遵循 CC BY-NC 4.0

评论

未登录

去登录
客服二维码

想获取更多内容或线索?

扫码添加学委,帮你支招!

分享
微信
微博
QQ
收藏
评论
点赞
客服
添加专属客服
客服二维码

您好,我是您的人工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顶部
微信扫码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码参与话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