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文章 报告 企业 职位 视频 商机 人脉

共有2938条符合条件的结果

排序:

泰国亚航计划通过众筹融资240万美元

环球旅讯获悉,泰国亚航(Thai AirAsia)发起了一项众筹融资活动,以巩固其短期稳定性。此次众筹活动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批准和监管。据泰国亚航披露,此次融资将通过发行 6 个月到期的认购债券进行,年利率为6.75%。最低认购额约为1528美元(50000泰铢),泰国亚航的目标是筹集约240万美元(8千万泰铢)。
2021-09-14

泰国将从10月1日起重新开放曼谷、清迈

环球旅讯获悉,泰国宣布将从10月1日起,向完成疫苗接种的国外旅客重新开放曼谷、清迈、春武里、碧武里、巴蜀府等5个目的地。从10月中旬开始,泰国还会有21个目的地重新开放。泰国将于2022年1月开放第四批目的地,并与邻国开通“旅行泡泡”,重新开放13个边境省份。经过四个阶段,泰国的43个省份将全部重新开放。
2021-09-13

泰国:曼谷等地拟于10月1日起对国际游客开放

泰国国家旅游局6日发布新闻称,继普吉、“苏梅岛+”之后,包括曼谷、清迈、华欣和芭堤雅在内的泰国更多旅游目的地计划于今年10月1日起重新对国际游客开放。作为泰国重新开放的试点,普吉沙盒计划于今年7月1日启动,允许已完整接种新冠疫苗的国际游客免隔离进入普吉岛旅游。该局表示,截至8月31日,普吉沙盒计划在前2个月迎来2.64万名国际游客,创造了16.34亿泰铢(约合3.26亿元人民币)的收入。(中国新闻网)
2021-09-07

泰国观光胜地皮皮岛因疫情暂停旅游14天

泰国甲米府诺帕拉塔拉海滩-皮皮群岛国家公园11日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当地疫情形势趋于严峻,为有效防控疫情,决定自9月11日至24日期间暂时关闭皮皮岛有关旅游景点及旅游业务。(中新社)
2021-09-13

泰国推出“普吉岛沙箱计划”以来,国际旅客数量超过2.4万人次

环球旅讯获悉,8月16日泰国推出“普吉岛沙箱7+7”计划之后,前往泰国普吉岛之外的指定旅游目的地的国际旅客超过3000人次。“普吉岛沙箱7+7”计划之下,完成疫苗接种的国际旅客达到普吉岛后,旅客在普吉岛上的强制停留时间从14天缩减到了7天,另外7天可以在攀牙湾、素叻他尼等热门目的地游玩。自泰国推出“普吉岛沙箱计划”以来,前往泰国的国际旅客数量超过2.4万人次。
2021-08-26

泰国拟与亚洲国家开展“旅行泡泡”计划

持续的疫情令泰国旅游业遭受重创。泰国国家旅游局表示,该局已拟定一项方案,准备与感染率较低的亚洲地区国家商讨推动“旅行泡泡”计划。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泰国普吉岛“沙盒计划”实施以来,来自亚洲地区的游客人数明显低于来自欧美的游客数量。为此,该局将重点与亚洲国家商讨推动相关旅游合作计划。(中国新闻网)
2021-08-23

泰国象岛游客仅剩10% ,超四成酒店已停业关闭

泰国网报道,近日泰国达叻府旅游业协会主席透露,受新冠疫情影响,目前,象岛游客数下降了约90%,剩下约10%的游客则为在泰的外籍人士和泰国游客。岛上超过40%的小型酒店、度假屋和民宿等已停业关闭,尚在营业的场所即使可接待10-20名游客,其收入也仅够开支,难以盈利。为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象岛和阁骨岛将加快寻求新冠疫苗,以提高疫苗接种率,为或将于年底开放的旅游业做准备。(民意报)
2021-08-19

泰航2021年前6个月亏损143.35亿泰铢

据泰国头条新闻报道,泰国国际航空公关部表示,日前公司方面已向泰国证券交易所上报了2021年前6个月的运营报告,泰航及旗下子公司收入共计102.20亿泰铢,与去年同期的302.73亿泰铢相比减少74.8%;亏损143.35亿泰铢。
2021-08-17

泰国7家航司要求政府释放50亿软贷款,否则2万多员工或失业

据泰国头条新闻报道,近日,由泰国7家航空公司联合成立的泰国航空协会通过线上的形式召开发布会,要求政府尽快拨付低利息贷款(软贷款)来挽救泰国航空业在新冠疫情期间遭受的重大损失。据悉,如果情况得不到好转,7家航空公司在今年下半年可能无法支付2万多员工雇佣费,也会对将来的泰国航空业带来严重影响。(民航资源网)
2021-08-02

亚航将收购Gojek泰国业务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近日报道称,马来西亚的廉价航空公司亚洲航空,正与印度尼西亚网络打车平台公司Gojek协商,打算以亚航的5000万美元股份交换收购Gojek的泰国业务。据知情人士透露,这项交易将使Gojek获得亚航SuperApp的4.76%的股份,从而使该部门估值达到10亿美元左右,超过这家受疫情影响的航空公司目前8.68亿美元的市值。(参考消息)
2021-08-10

搜索问题反馈

爆料 订阅 投稿
客服
添加专属客服
客服二维码

您好,我是您的人工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顶部
微信扫码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码参与话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