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文章 报告 企业 职位 视频 商机 人脉

共有1682条符合条件的结果

排序:

9月25日起,澳门文体旅游等活动取消或延期

受9月24日新增1例新冠肺炎输入关联确诊病例影响,澳门旅游局宣布,9月25日起暂停“澳人食住游”本地游行程,并决定延期举行无人机表演活动,最新安排将另行通知。同时,将取消9月27日的世界旅游日活动以及澳门文旅博主孵化计划颁奖仪式。澳门大赛车博物馆及利斯大厦包括建筑物内的旅客询问处和展览厅暂停对外开放。其他由旅游局主办及支持的活动如特训营、课程、分享会和节庆活动等将延期举行,直至另行通知。(央视新闻)
2021-09-26

澳门7月入境旅客近79万人次,酒店平均入住率超60%

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暨普查局获悉,今年7月,澳门入境旅客78.94万人次,环比增加49.4%,同比增加9.7倍;酒店及公寓住客共69.7万人次,同比增加3.6倍,客房平均入住率为63.7%,同比上升51.6个百分点。(新京报)
2021-09-02

携程:今年上半年澳门酒店订单量复苏至2019年同期水平

自8月25日0时起,澳门放宽粤澳通关政策,经粤澳口岸出入境的人士,改为须持7天内阴性结果证明。携程平台数据显示,自该政策宣布至今(8月23日-8月26日),澳门旅游产品订单量对比上周同期应声上涨27%,关键词“澳门”搜索热度增长33%;而拥有珠海、横琴等直通澳门口岸的广东,其旅游产品订单量增幅也达到10%。 此外,相比疫情前,今年上半年澳门整体酒店订单量已复苏至2019年同期水平,成交金额同比2020年增速则达到153%。
2021-08-27

二季度澳门入境旅客同比增加43倍至218.94万人次

8月18日,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暨普查局发布2021年第二季度旅游统计数据。今年第二季度,澳门入境旅客同比增加43倍至218.94万人次,旅客总消费环比上升15.9%至71.6亿澳门元;上半年入境旅客同比增长20.2%至392.78万人次,旅客总消费合计133.4亿澳门元。(新京报)
2021-08-19

澳门4日起被纳入“回港易”计划暂不适用风险地区

香港特区政府3日宣布,因应澳门的最新疫情发展,澳门将被纳入“回港易”计划暂不适用风险地区名单,8月4日起生效。 澳门特区政府3日宣布,确认1宗输入病例及3宗输入相关病例。根据澳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的评估,澳门面临新冠疫情社区传播及暴发的风险极高,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宣布澳门特区于3日下午3时30分起进入即时预防状态。由同一时间起,从澳门离境需要出示24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中新社)
2021-08-04

广东两旅行社违规接待澳门团队,被停业整顿两个月

广东两旅行社违规致澳门游客与无症状者同处景区。
2021-07-13

今年上半年澳门酒店入住率同比上升逾20%

近日,澳门特区政府统计暨普查局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澳门酒店及公寓的客房平均入住率(不包括用作医学观察用途,下同)为50.4%,同比上升23.2%。据统计,上半年住客增加84.5%至337.8万人次,平均留宿时间延长0.1晚至1.8晚。此外,上半年澳门未有随团入境旅客,本地参团旅客有2.8万人次,同比增加2倍,使用旅行社服务外出的居民上升3.5%至9.1万人次。(新华网)
2021-08-02

7月31日起,内地飞澳门旅客须持48小时核检证明

澳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宣布,因应内地疫情变化,所有从内地各省市乘坐飞机抵达澳门人士,7月31日凌晨零时起要求出示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2021-07-30

澳门:7月14日以来去过南京机场人员须接受医学观察

据澳门特区发布微博消息,因应南京禄口机场相关新冠病毒疫情的最新发展,澳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宣布,7月14日或之后曾去过南京禄口机场并已入境的任何人士,须立即接受医学观察直至离开南京禄口机场后14 天。应变协调中心表示,符合上述情况的人士,须戴上口罩并带备曾在南京禄口机场活动的记录如机票等,在7月26日23时前到达氹仔客运码头报到,以便安排医学观察。
2021-07-27

澳门:对曾在南京机场逗留的入境人士采取14天医学观察

据“澳门特区发布”官方微博消息,澳门特区政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宣布,鉴于江苏省南京市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出现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卫生局根据第2/2004号法律《传染病防治法》第14条的规定,所有在7月14日或之后曾在该机场逗留并在7月21日上午6时后入境的人士需接受14天医学观察。此外,在7月14日或之后曾在该机场逗留且已入境人士,健康码将变为黄码,需接受自我健康管理直至完成7天内隔日进行一次、连续3次核酸检测。
2021-07-21

搜索问题反馈

爆料 订阅 投稿
客服
添加专属客服
客服二维码

您好,我是您的人工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顶部
微信扫码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码参与话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