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b:从吴下阿蒙到地区巨头

36氪 36氪 袁浩延 2021-07-08 11:57:38

Grab 如今已成长为一款“超级应用”。

Grab 的首席技术官 Suthen Thomas 称,九年前,一切都是从技术团队的三名成员开始的。尽管 Grab 成立之初只有一款产品——即其于2012年在马来西亚推出的 GrabTaxi,但 Grab 如今已成长为一款“超级应用”:Grab 每月的交易用户规模达2500万,平台上拥有500万名注册司机和200万商户合作伙伴。

Grab 通过其叫车、送餐和金融科技等服务给东南亚的数字经济带来了巨大变化。而在 Grab 成长的背后,一支工程师大军功不可没,他们编写代码以开发软件解决方案、操作系统和其他工具。

Suthen 于2011年加入公司,担任技术顾问,此前他的一位朋友介绍他认识了 Grab 的联合创始人 Anthony Tan 和 Tan Hooi Ling。两人当时正寻找一个懂技术的人,以开发一个让出租车更安全的应用,Suthen 就是合适的人选。

“我发现这个项目真的很有趣,因为马来西亚出租车司机的名声是世界上最糟糕的。” Suthen 告诉KrASIA。在加入 Grab 之前,他在马来西亚雪兰莪州的 Logistics Consulting Asia 公司担任软件开发经理。

作为一家初创公司,Grab 的早期团队在吉隆坡的一个小办公室里工作。该公司最初为司机提供出租车调度系统,但并未提供乘客端的应用。

Suthen 说:“一开始,该系统是由第三方公司开发的。Anthony 带我来看看这项工作,于是我建议团队做内部开发。这很偶然,因为我认识一个人,他也辞去了工作,和几个朋友一起建立了自己的公司。我把他们介绍给 Anthony。此后的事情接踵而至:Grab 在2011年12月组建了第一个内部技术团队,团队里有三个人。”

一开始,他们花了大量时间编写代码,而 Suthen 作为一名顾问,负责应对系统的关键痛点。团队中每个人都没有固定的工作内容,只是根据团队需要自主完成任务。

Suthen 说:“2012年,马来西亚政府举办了一场嘉年华,所以我们设立了一个摊位来招募出租车司机。”从创始人到工程师、设计师,公司里的每个人都帮忙招募司机,介绍这款应用程序的功能,解释人们为什么需要使用它。

“过了一段时间,我们意识到,我们需要把叫车服务的选项直接交到乘客手中,而非让乘客打电话叫出租车。就在那时,我们推出了为乘客而生的叫车应用。”

越来越多的人下载新应用 GrabCar,这迫使团队迅速扩大产品规模。他们投资了后端 JavaScript 运行时环境 Node Js 和开源 NoSQL 数据库 CouchDB 等技术组件,这些都是市场上的新产品。2012年起,Suthen 在公司全职工作,成为公司第一位技术主管,监督三名软件开发者的工作。Suthen 说,团队的第一批成员 Fadrizul Hasani、Michael Cheah 和 Corey Scott 仍在公司工作。

Grab 早期的办公室主要由一个小技术团队和几个实习生组成。照片由 Grab 提供。

“我们测试了不同的技术,将公司开发框架从 Node Js 和 CouchDB 迁移到了 Rails 和 MySQL 等,同时仍然保留了一些早期的开发组件,这成为增长的坚实基础。首先,技术生态系统变得越来越成熟,我们不必重新开发公司赖以生存的底层组件。其次,我们可以从技术社群中获取很多有用的组件。”Suthen 说。

“除此之外,GrabCar 旨在占领多个市场,因此从一开始就实现了国际化和本地化。这使我们能够以一个存储栈(stack)应对两个市场,然后迅速扩展到其他市场。”他补充道。

2013年,Suthen 请假前往哈佛肯尼迪学院攻读硕士学位,两年后回国。2020年1月,他被提拔为 Grab 的首席技术官。

重中之重:本地化!

Grab 目前以新加坡为总部,在东南亚8个国家的428个城市开展业务。除了 GrabCar 等主要服务外,该公司还在其他市场提供不同的服务,以迎合当地人的需求。例如,GrabBike 在摩托车普及的国家提供共享摩的服务,如印尼、泰国和越南。与此同时,在柬埔寨,客户可以订购 Grab Remorque——即该公司针对柬埔寨传统交通工具 tuk-tuk 推出的一种电动三轮车;在缅甸,用户可以预订三轮的士。

尽管如此,对于一个技术团队来说,为特定市场量身定做服务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疫情爆发前,运营和技术团队,甚至包括该公司运营和技术团队在北京和西雅图的全球办公室成员,都会来东南亚体验产品。Suthen 解释说,通过这种方式,不熟悉东南亚的团队成员可以了解当地的一手情况与问题,以更好地了解当地人的需求。

“如果你为特定市场定制太多的产品,最终得到的潜在解决方案将不可复制,而且产品将很难维护。”Suthen 说。因此,团队会在市场上推广组件与功能模块,从而达到定制与标准化之间的平衡。

“其中一个案例就是,当新冠疫情来袭时我们为 GrabFood 所做的工作。人们很难出门买到所需的东西,而我们希望为司机和商业合作伙伴创收。我们能够利用公司已经建立的送货平台,以快速推出一款产品,使用户可以通过平台购买杂货。”Suthen 补充道。

Grab 在东南亚有不同的产品。在缅甸,用户可以预订三轮的士 Grab ThoneBane。照片由 Grab 提供。

强调数据安全与保护

东南亚的数字经济在过去十年里发展迅速。该地区有超过4亿人使用互联网,用户经常利用自己的数据来注册在线账户,而用户对自己的数据几乎没有控制权。

Grab 已经建立了保护数据流的安全系统,但这并没有完全阻止黑客窃取宝贵的个人信息。最近发生了许多数据泄露案件,影响到印尼的 Tokopedia 和 Bukalapak 等大公司,以及去年新加坡的 Lazada 和 ShopBack。

Suthen 说:“我们定期将安全措施纳入产品开发周期。除了代码审查等基本操作外,我们还让安全团队审查任何开放式应用编程接口的功能设计。我们还聘请外部第三方服务来验证我们的做法是否有效。”他补充说,如果存在任何漏洞,团队将快速解决问题。

该平台还开发了名为 Grab Defense 的欺诈检测和预防技术。根据 Suthen 提供的数据,东南亚的在线平台因欺诈而平均损失1.6%的收入,而在 Grab 上,这一数字不到0.2%。“网约车业务中常见的诈骗手段是假订单。我们在人工智能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将我们的经验和数据洞察力转化为一项技术服务,帮助我们实时检测和防止欺诈。”

Grab 的团队看到了向其他企业提供安全工具以打击潜在欺诈的机会。Suthen 说:“我们对 Grab Defense 的长期愿景是为企业客户提供一整套保护技术,这样他们就可以安全交易,并为东南亚客户带来价值。”

技术团队: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Suthen 亲眼目睹了 Grab 的技术和工程团队在近十年的时间里是如何发展的。如今,Grab 的技术团队已经大幅扩张(该公司拒绝透露确切数字),工程师们在班加罗尔、北京和西雅图等全球城市的八个技术中心工作。这位首席技术官说,除了具备基本的技术技能,如理解算法、数据结构和分布式系统的能力外,工程师还需要有一种创业心态。

Suthen 补充说,尽管 Grab“今天成熟了很多”,但它仍然是一家相对年轻的公司,而且还在不断成长。尽管工程师一般的工作内容较为固定,该公司仍在寻找愿意撸起袖子并做力所能及之事的人。

Suthen 说:“我们自主认领工作、做分外之事的频率更少了,因为公司的规模比以前更大,但你需要能够拥抱不确定性,驾驭模棱两可。”

Grab 对新冠疫情的应对证明了该团队的韧性。它调整了许多技术路线图,更多地提供有助于社区和消费者适应新常态的功能,并为两个目标奋斗——在疫情期间确保人们的安全,以及帮助中小微企业获得更多线上客户。去年,Grab 推出了120项新功能,主要分布于 GrabFood、GrabMart 和 GrabExpress。

例如,2020年6月,该公司为使用拼车服务的司机和客户推出了一套名为 GrabProtect 的卫生计划和安全指南。Suthen 解释说,作为该计划的一部分,司机须在健康和卫生申报过程中提交一张戴口罩的照片。

同样在去年,该公司推出了名为 GrabMerchant 的 B2B 平台,以帮助更多的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2018年,Grab 在菲律宾首次推出 GrabAssistant,为乘客购物提供网约车跑腿服务,并于去年将 GrabAssistant 推向印尼市场。

Suthen 说:“平均而言,我们每月提供十项新功能。我们在三个月内将杂货配送服务从两个市场扩大到八个市场的50多个城市。我们为此建立了一个平台,使我们能够非常迅速地在多个市场进行扩张。”

“我们总是以消费者、司机和商家面临的问题为优先事项。推出新功能是一个协作过程,技术、产品和业务等不同团队都坐在一起讨论市场上最相关的功能,然后我们可以用这些功能来提供解决方案。” Suthen 补充道。

Suthen 说,有两件事仍然让他夜不能寐——如何确保团队在工作中找到乐趣、迎接新的挑战,同时确保团队工作的成绩依然亮眼。随着公司计划上市,这一点如今变得更加重要。

Grab 目前正准备与特殊目的公司 Altimeter Growth Corporation 合并,此举将使新公司的估值接近400亿美元,为其在纳斯达克上市奠定基础。这笔交易预计将在2021年第四季度完成。

“随着我们不断壮大,重要的是保持我们的文化价值观,不要忘记我们来自哪里,记住我们是如何学习和成长才能走到这一步的。我们需要确保我们维持文化的强劲和组织的强大。”

36氪

赋能新经济参与者 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 以商业目的使用环球旅讯拥有版权的内容,请遵循环球旅讯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非商业目的使用,请遵循 CC BY-NC 4.0

评论

未登录

去登录
客服二维码

想获取更多内容或线索?

扫码添加学委,帮你支招!

分享
微信
微博
QQ
收藏
评论
点赞
客服
添加专属客服
客服二维码

您好,我是您的人工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顶部
微信扫码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码参与话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