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有才走红后,菏泽挤满了“牛鬼蛇神”

胡彪 环球旅讯 胡彪 2024-05-19 12:39:09

郭有才走红后,菏泽挤满了“牛鬼蛇神”

天下熙熙,皆为“流量”而来。

孙悟空、红孩儿、旗袍美女、模仿秀......

郭有才走红之后,这几天的菏泽南站挤满了“一亿网红”,一度导致现场直播网卡。

被流量裹挟而来的网红们,都希望自己是下一个有才。

然而,在旁人看来这更像一场闹剧。

有网友评论:“这是当代48级大型电视连续剧《妖魔鬼怪齐聚菏泽记》。”

也有网友质疑:“这次跟风的网红,是不是上个月在开封的同一批?”

有人看乐子,也有人焦虑。

学生群体中,“读书无用”的论调也开始发酵:

01

“流量造神”

继开封“王婆”一周涨粉600万之后,郭有才半个月不到涨粉800万。

让很多人不解的是,长相、唱功都并不突出的郭有才,为什么能在短视频一夜爆红?

在众多讨论郭有才走红的视频中,可以见到许多类似的观点:

  • 乡村出身,学过电动车维修、做过洗浴服务生,但从未放弃心中理想
  • “先成家,后立业”用多年积蓄开店,多次创业失败,女友始终陪伴
  • “贤妻扶我凌云志,我还贤妻万两金”五年烧烤无人问,一曲《诺言》天下知

大众眼中,郭有才的爆红,是一次草根逆袭的完美范本。

在人口老龄化、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的困境下。

人们也喜闻乐见这样的故事,毕竟郭有才身上,折射出了当下很多人都面临的现实难题。

社会也亟需要这样的正面案例,来激励一代人,所以,郭有才火了。

不可否认,郭有才的确有才,但有才的人却不止他一位。

真正让郭有才火起来的,是平台的推送。

一位网友是这样说的:比他有故事唱功好的一大把,只不过是资本每隔一段时间会打造一个底层奋斗的范本罢了。

从之前的于文亮,到前段时间的开封王婆,再到最近的郭有才,普通人出圈,草根逆袭的故事,在流量平台反复上演。

这里面的深层逻辑在于,平台需要不断有人“一夜成名”,展现出短视频的“造神”能力。

只有这样,才会有人前赴后继,投入时间、精力、金钱。

平台的广告、礼物流水才能水涨船高,公司的业绩才能更符合资本市场的预期。

但当“流量造神”模式逐渐泛滥,让大众产生幸存者偏差,认为“读书不如做网红”,这对于普世价值观,将会是怎样一番冲击?

02

“花期渐短”

郭有才走红之后,除了网红们蜂拥而至,菏泽文旅也迅速反应。

连夜修路,扩建广场,增加信号车,“菏泽南站”重新亮灯,郭有才化身文旅推荐官......

熟悉的“宠粉模式”已然驾轻就熟,“一个人带火一座城”已成老生常谈。

从结果上来看,郭有才对于菏泽当地文旅,的确起到了一定带动作用,但更多流量还是停留在郭有才本身,富贵并没有扩散。

  • 巨量算数显示,从5月9日走红至5月17日,“郭有才”关键词的平均搜索热度1691万,“菏泽”仅为423万,前者是后者的4倍。

事实上,郭有才也仅仅只是单个平台用流量灌出来的网红,并没有所谓的火遍全网。

  • 新抖数据显示,#郭有才#话题相关视频,在抖音累计播放超过66亿次;
  • 微博上,#郭有才#相关话题的阅读量仅仅百万级,而同期微博#亚当来歌手#的阅读量已超过3亿。

不难发现,过去这半年,哈尔滨、天水、开封、菏泽相继走红,但网红城市的花期,一个比一个短。

网友们早已审美疲劳,文旅流量的泼天富贵也早已不复当年。

而今,郭有才走红的当下,菏泽文旅乘势出圈,但作为“中国牡丹之乡”的菏泽,却早已过了花季,有关菏泽地方文旅的特色,也显有讨论。

借势网红事件营销本地文旅,无可厚非,但如何将关注度转化成地方文旅的真正富贵,才是更值得深思的问题。

胡彪

爆料和交流请联系hubiao@traveldaily.cn

© 以商业目的使用环球旅讯拥有版权的内容,请遵循环球旅讯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非商业目的使用,请遵循 CC BY-NC 4.0

评论

未登录

去登录
客服二维码

想获取更多内容或线索?

扫码添加学委,帮你支招!

分享
微信
微博
QQ
收藏
评论
点赞
客服
添加专属客服
客服二维码

您好,我是您的人工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顶部
微信扫码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码参与话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