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旅客与行程之间的关键接触点——如值机、登机牌、航班动态、行李追踪, 始终由航空公司和机场主导。如今,这一主导权正在发生转移。
- 7月,航空旅行领域最引人注目的几项创新,并非来自业内,而是来自消费类科技巨头。
- 这些科技公司正不断深入旅行场景,在乘客旅程的关键时刻嵌入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这一趋势的影响不容小觑。
随着用户的注意力和期待越来越多地被外部平台所塑造,航空公司或许将失去对“良好客户体验”定义的主导地位。
相反,航空公司将被迫适应iPhone、Apple Wallet以及AI助手等生态系统的设计逻辑和界面规则。
在OAG本月的创新总结中,我们特别聚焦了三项引人注目的技术动向,标志着这一趋势的加速演进。
它们共同勾勒出一个清晰的图景:未来的旅行用户体验,或许将构建在跨界的平台之上。
创新一:苹果将TSA认证的数字护照引入Apple Wallet
多年来,“数字身份”在旅游行业一直是热门话题,如今,这一概念终于迎来了实质性进展,而且是由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巨头之一——苹果公司率先推动。
苹果近日宣布,美国的iPhone用户很快就可以将护照添加到Apple Wallet中,作为在美国国内机场安检使用的TSA认证数字身份证明。
这一功能被视为推动旅行体验数字化的重要里程碑。
具体是怎么实现的?
这一新功能上线后,旅客可以像出示登机牌一样,以数字形式存储和展示护照信息。
操作流程如下:
- 用户将护照信息上传至Apple Wallet;
- TSA安检人员通过扫描设备验证数字身份证;
- 全程无需携带或递交实体护照。
这一举措是对苹果此前在部分州推出数字驾照功能的延伸。而如今通过支持数字护照,苹果正在进一步切入旅行身份验证体系的核心环节。

为什么这项创新如此引人注目?
长期以来,数字身份一直被视为实现无缝旅行的关键,但由于监管复杂、安全隐患以及多方协调困难等因素,其真正落地的速度远远慢于人们的期待。
这一次,苹果的举措被视为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突破:它不仅显著简化了机场安检流程,减少了纸质证件的使用与交接带来的不便,更与即将强制执行的Real ID政策高度契合,提供了一个更现代、更安全的身份验证替代方案。
同样重要的是,这项举措释放了一个强烈信号:在重塑旅游科技基础设施的过程中,消费级科技巨头的角色正在不断上升。
通过将政府认证的身份功能整合进自己的生态系统,苹果正悄然成为我们穿行机场、甚至未来跨境旅行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
最后,这项创新同样引人注目的一点在于,它勾勒出一个清晰的未来图景:一个无需纸质证件、以生物识别为核心的旅行时代正逐步到来。届时,一部手机就可能同时成为你的护照、登机牌以及通行凭证,实现真正的一机通行。
创新二:苹果(与加拿大航空)将登机牌变成旅行指挥中心
继续来看苹果在旅游领域的第二项创新,这项功能同样对提升乘客体验意义重大。
在宣布推出数字护照不久之后,苹果又在年度WWDC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Apple Wallet的全新登机牌体验。
此次更新将原本简单的登机牌,升级为一个集成式的旅行指挥中心。乘客可以在iPhone锁屏界面中,实时查看航班动态、航站楼地图、行李追踪信息等多项服务。
6月的亮点?
加拿大航空成为全球首批支持该功能的航空公司之一,也是加入该阵营的首家非美国航司。其他支持此功能的还有达美航空、美联航、捷蓝航空等。
这一举动再次展现了加拿大航空在以乘客为中心的数字化创新方面的领先姿态。
具体有哪些新变化?
全新升级的Apple Wallet,已不再只是一个用于扫描的登机牌二维码,它现在具备更多实用功能:
- 航班动态实时更新,并且直接显示在你的锁屏界面;
- 一键快捷操作,可分享航班状态给朋友、打开Apple地图查看航站楼导航,或使用“查找”功能追踪托运行李;
- 集成航站楼地图,可直观查看登机口位置,无需在不同App之间来回切换。
最终呈现的效果是:你无需反复打开航司App或网页,所有旅行关键信息都集中呈现在手机屏幕上,iPhone变身为你整段旅程的“个人控制塔”,从值机到提取行李,全程尽在掌控。

为什么这项创新如此引人注目?
首先,它通过提供实时更新和便捷工具,显著降低了乘客的出行压力,而且所有功能都整合在苹果自有生态系统中,无需登录、跳转或翻找复杂菜单,使用体验远超多数航司App。
其次,它提升了旅客对数字触点的期待值。像加拿大航空这样率先接入的航司,不仅能在用户体验上脱颖而出,也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一个新的现实:未来旅客主要使用的旅行App,也许不再属于航司,而是属于苹果。
第三,它强化了一个更大的趋势:大型科技公司正在悄然成为现代旅行基础设施的核心支撑。从AirTag行李追踪、数字护照到智能登机牌,苹果正在系统性地嵌入整个旅行过程的操作层与情绪连接层。相比航空公司和机场自主开发类似工具所遇到的技术瓶颈,与苹果这样的科技平台合作,或许更加高效且更具扩展性。
随着苹果不断扩展其数字旅客体验版图,留给航空公司的问题已不再是“要不要接入”,而是“多快能接入”。
创新三:伊比利亚航空成为首家在ChatGPT上推出AI助手的航空公司
创新三虽然不来自苹果,却再次展示了航空公司跳出旅游行业视野,借助大型科技巨头的力量,推动客户体验迈向下一阶段的典范。
伊比利亚航空(Iberia)刚刚成为全球首家在OpenAI的ChatGPT平台上推出专属AI助手的航空公司,标志着航空公司与旅客互动的方式和平台正发生深刻变化。
这一AI助手已在GPT Store上线,旨在帮助用户探索目的地、搜索灵活日期的航班、规划多城市行程,甚至根据预算优化旅行方案,并最终将结果无缝对接到伊比利亚航空的预订系统。
那么,在5月和6月探讨过的一系列航空AI热潮中,这项创新为何特别值得关注?
这是首个真正将航空公司服务“原生”嵌入大型消费级AI平台的案例,而非在官网或App上打造一个品牌化的聊天机器人界面——后者往往只是对ChatGPT等底层模型的简单封装。
- 大多数航空公司的AI策略仍集中于在自家官网或App中开发独立的聊天界面,而伊比利亚航空则押注于一个全新的趋势:越来越多的旅客,将会在像ChatGPT这样的通用AI助手中开启他们的旅行计划。
- 通过抢先入驻这一平台,伊比利亚航空等于将自己置于整个用户决策流程的起点位置。
- 换句话说,这标志着旅游服务提供商首次真正意识到一个重要转变:对于越来越多年轻且数字化程度高的旅客而言,旅行的灵感获取、行程规划乃至预订流程,可能已不再发生在传统的官方渠道上。
话虽如此,仍存在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
目前,该AI助手只能通过GPT Store访问——而这个平台,至少在现阶段,并不是普通航空旅客在计划行程时最先想到的入口。
这也引发了一个战略上的两难:伊比利亚航空是否会主动推广这一渠道,从而有可能分流原本属于其官网的访问量?
还是说,它只是未来AI整合路径上的一次“试验田”?
无论如何,这次发布都具有重要意义。它预示着一个新趋势:AI助手有望取代搜索引擎,甚至航空公司官网,成为用户开启旅行探索的新“主页”。
评论
未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