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bnb财报解读:本地业务实验,仍待时间验证

一场品牌延伸的试探

*本文为评论员投稿,不代表环球旅讯立场

Airbnb交出了一份不差、甚至颇为稳健的Q2财报,但市值不仅未随之走高,当日市值跌幅峰值达10.1%。

海择资本认为,原因不在于非标住宿的前景遭到否定,而在于投资人对其“本地生活服务”的前景信心下降。

相对于非标住宿900亿美元的潜在市场,财报前Airbnb市值已达800亿美元,亦即市值已体现Airbnb不断加入的长租、体验与本地生活元素,但市值叙事框架终需被数字检验,而本次财报正被视为本地生活可能性的初步检验点。

01

只是稳健

一份不差但也不“燃”的财报

本季,Airbnb的间夜与体验数达到1.34亿,年增7%;营收31亿美元,年增13%;调整后EBITDA为10亿美元,利润率34%,高于去年的32.5%。

从间夜与体验的产出来看各地区,拉美与亚太成长约10%、欧洲与中东非为中个位数、北美则在低个位数。

但在资本市场的视角下,在数字之外,更被重视的是Airbnb“估值转型”野心的可能性与实践现况。

02

非标住宿的压力

当Booking不再只是“牵制者”

在非标住宿领域,二季度Booking已将其替代住宿房源扩张至840万套、间夜1.14亿,分别达到Airbnb同期的84%、85%。我们此前也谈过,Booking原本只是尝试在非标住宿领域牵制Airbnb,现在非标住宿却成为Booking的间夜增速驱动之一,对Airbnb的压力可见一斑。

从Airbnb角度来看,这对其市场话语权稀释比一般OTA更剧烈。传统OTA的竞争是“产品/服务/价格”的比拚,特别难以避免同一房源的价格比拚,所以会携程跟Agoda会有类似“价格劣势率”的KPI指标。而Airbnb的思路截然不同:若某一房源不能取得独占(只在Airbnb上架),它可能选择干脆不给流量。

这种独占导向对品牌价值有好处,特别是类似鬼屋/树屋/城堡/名人私宅等有特色的“Icons”房源,但本质上这与房东利益并不一致,对房东而言肯定是多渠道上架更有利。况且Icons房源必然处于稀缺,这也等同放弃能大量提升间夜与GMV的“共享上架”机会。

更微妙的是,Airbnb的房源增长逻辑也与一般OTA不同。它不急于与竞争对手争抢现有供给,而是认为市场上还有4-5倍的“潜在房源持有者”尚未出租。与其“共享上架”,它更倾向选择设计各种模式(例如专业代管)去解决房东“麻烦、不想租”的心理门坎。

这可能会出现为OTA“教育”房东做嫁衣的现象,当竞争对手用低佣金吸走成熟房东之际,Airbnb永远在教育、开发尚未出租的潜在房源。这种与OTA常规打法几乎背道而驰的思路,也解释了为什么它会急于切入本地生活——因为在核心住宿战场上,它正被逼到边缘。

03

本地生活的

“10%”幻象

财报中最醒目的新数字,是服务类订单的本地占比10%。但必须注意的是,这并不是总订单的10%,而是服务类订单中,有10%来自本地。假设服务与体验占总产量的20%,那么在1.7亿间夜中,本地订单仅约340万单——如果只计算服务类(不计入体验类),规模更小,很可能仅在百万上下。

Airbnb首席执行官Brian Chesky曾将“用户使用频率增加10倍”视为服务类(用亚洲的说法就是本地生活)产品成功的指标,若这10倍中的9倍需来自本地订单,现况显然还很遥远。

公司公告服务类新事业在Q1推出后,产生了超过1.3万篇新闻报导和近6.6亿次社群媒体曝光,从相反的角度看,庞大的曝光换来极低的转化,问题不言自明。

Chesky并非不知道本地生活与异地旅游的相异之处。Airbnb为此在非住宿领域采取了未曾在住宿业务尝试的投入模式,例如自营品牌Airbnb Originals——由Airbnb自行设计并运营的原创产品,本季公告有40%来自本地居民预订,强调社群与文化延展性,并与到家式本地生活服务(健身、化妆、外烩)形成一种生活方式平台的雏形。这是品牌化、提高客单价与用户粘性的一种路径实验,但仍需时间验证。

04

从品牌延伸到

估值重构的距离

从绝对数量来看,万丈高楼平地起,即便只是百万量级的本地订单,客单价也不低。在全球范围内,Airbnb可能已是本地预订的最大“旅游”平台之一,毕竟各OTA不太考核自己的本地订单。

然而,从相对比例看,本地订单只占本地生活服务的10%,可能占整体产量的1%不到,对比DoorDash、美团等本地用户消费占比可能在60%–90%+,显然无法支撑Airbnb自我定位为“本地生活灵感平台”的估值叙事。

我们认为本地订单在总量占比10%为初期目标,中期若比例无法提升至30%–50%,即便交易量可观,本地生活也仍处于旅游业务的附庸,缺乏跨场景的估值外溢潜力,难以吸引资本市场将本地生活的潜在产值计入市值。

从结论看,海择资本认为,Q2的本地生活订单成果,对Airbnb不是一个“差”的起点,但也远非“成功”转型的数字。若最后Airbnb的核心用户仍以旅客为主,那么“本地生活”不过是一次品牌延伸的试探,而非估值模型的重构。

路漫漫其修远兮。

罗海资

海择资本 创始人

罗海资,海择资本创始人。曾于2012年加盟携程旅行网,同时也以鲸涛为笔名于财经媒体发表机票、酒店、旅游相关的批发商与渠道生态圈的观察评论。罗海资拥有台湾证券暨期货市场发展基金会(证基会)企业发言人班、财报分析班学程,并曾在台湾嘉实财经任职资深记者,负责上市公司研究。

Haitzu
© 以商业目的使用环球旅讯拥有版权的内容,请遵循环球旅讯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非商业目的使用,请遵循 CC BY-NC 4.0

评论

未登录

去登录
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环球旅讯』公众号

获得最新行业资讯

X

请确认需要提交的个人资料

咨询类型:
描述:
X

联系方式

分享
微信
微博
QQ
收藏
评论
点赞
顶部
微信扫码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码参与话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