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嘀与快的打车或进入保守与激进的岔路口

虎嗅网 2014-01-07 13:29:15

嘀嘀和快的或许已经走上了不同的路:嘀嘀有愈发工具化的倾向,发展相对保守;快的打车在去年进入了香港地区,进攻路线更加激进。

  嘀嘀的创始人程维确认了两件事:一是嘀嘀打车全面接入微信支付,原先只在北京,现在全国性覆盖;二是嘀嘀C轮融了1亿美元,领投的中信和跟投的腾讯是被嘀嘀“精选”出来的,因为“想投资的基金很多”。

  另外,程维顺便还说了几件事:

  ①融了钱嘀嘀也会保持独立性,意思是前后融了近1亿2千万美金,嘀嘀还没被外人控股,嘀嘀值多少钱你们自己算吧;

  ②融来的钱要放在产品体验和提高公司内部效率流程上,而非放在补贴司机与乘客;

  ③2013年9月之前,嘀嘀在北京市场都没有补贴,之后才有补贴,原因是竞争;

  ④2014的主要目标是开通100个城市,每天服务100万人,而非新的服务;

  ⑤嘀嘀确实想做出租车调度平台,接入电召平台算是被招安的表现,除北京外,嘀嘀还在深圳、青岛与当地交通部门合作,情形很乐观。

  嘀嘀和快的的“疯狂补贴圈地战”

  提起打车软件,永远绕不开的是谁在烧钱,烧谁的钱,还能烧多久钱的问题。到了2014年,真正意义上的大玩家只剩下快的和嘀嘀。表面看来,二者依然疯狂地用相似形式竞争着:给司机补助,给乘客补贴。

  仅从二者最近推广的活动来看:嘀嘀和微信支付合作推广,在1月10 日至2月10期间,用户和司机使用微信支付交付打车费用,司机获奖励10元,每日50元封顶;乘客可减免10元的打车费,每日30元封顶。此外,每日还提供1万个乘客免单机会。此外,嘀嘀还为乘客提供每一次微信打车参与一次抽奖的机会。

  而快的和支付宝钱包绑在一起的快的打车也没闲着。新年一过就开启高额补贴活动:北京首次使用快的打车的新用户将获得30元话费返还。快的打车方面表示,活动将持续一个月,预计总投入超过一亿元。除活动本身以外,北京的用户看到广告后,只要拍照并分享到微博上就能得到10元话费奖励,这个活动在13年也曾举办。该活动将持续一个月,预计总投入超过一亿元。

  几乎并肩奔跑在看不到头的跑道上,虽然嘀嘀程维说着市场最终的格局不是由一家决定,但谁都知道,只要不能把对手绊倒在路上,就存在某天被绊倒的危险,特别是当对手身处阿里系之中。从目前的格局来看,获得更多的资金优势确实会让APP的发展更有利。

  嘀嘀和快的,都融了多少了?

  于是,嘀嘀打车一共获得三轮融资共1亿1800万美元投资:2012年A轮,300万美金,金沙江创投;2013年5月B轮,1500万美元,腾讯;2013年12月份C轮,1亿美元,中信基金领投6000万美元、腾讯跟投3000万美元。而快的打车目前公开的融资情况是:2013年4月A轮,真实数额不详,有说400万美元,也有说1千万美元,阿里巴巴投资;2013年11月,据称阿里跟进投资近亿美元。

  从目前能够收集到的数据,从势力上来看,嘀嘀打车在线下覆盖北京5万量左右出租车,上海,广州,深圳等30余个城市。线上则有百度地图接入和微信支持。快的打车最新数据不详,但其已经覆盖了北京,上海,杭州等40余个城市。在对手的老窝北京也已经覆盖在去年7月已经达到3.8万量出租车。线上则有高德地图和支付宝钱包支持。此外,嘀嘀和快的都先后脚接入了打车和北京出租车调度中心96106合作。

  不是靠钱靠补贴,那靠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定胜负?

  谁都知道打车软件在做推广时砸钱砸得狠,但是今天程维一直说嘀嘀今天的成绩不是靠钱烧的,也不是靠补贴抢的——他说嘀嘀在2013年9月前在北京根本没有给司机和乘客补贴。而这次融来的钱也要放在提高公司内部效率流程和产品体验上,产品体验总结起来有两点:

  1、 对司机市场的培育,这其中既有对司机使用互联网工作习惯的培养,也有对城市的监控和分析,包括对峰值时段、地点等因素进行分析,提升调度效率,进一步降低空驶率等。这是保证司机方用户体验的关键;还有试图推行一些保障司机权益的机制,比如定金制。

  2、 对乘客体验的改善。这个不用说了,从提高打车效率到减低拒载率,还要在乘客叫车后准确将司机带到乘客身边,这有可能需要涉及室内定位等技术,但也是每个打车软件必须做到的。

  这样看来,现在的打车软件很像在线订餐平台——当所有人都觉得这种平台只能靠烧钱和疯狂补贴抢市场的时候,一样有“饿了么”和“易淘食”类的应用,迅速依靠提供良好的CRM打开市场,拉开与对手的差距。而目前,我们能看到的,把司机和乘客对服务体验的两点诉求集结在一起最突出的体现,就在选择支付宝还是微信支付上。可以说,虽然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只是一种支付模式,却对司机、打车APP和乘客三方都意义重大。

  嘀嘀打车(微信支付):接入微信,允许用户在微信内使用打车服务(不需要下载嘀嘀打车应用),降低了使用门槛。乘客在微信里“我的银行卡”界面中进入“嘀嘀打车”,输入并发送打车要去的地点; 附近司机接单成功后,双方之间的交易就建立。此时界面中会显示司机距离乘客位置的时间。交易成功后采用微信支付,而司机只要有嘀嘀打车的司机端就可以收款,款项直接进入银行卡。

  快的打车(支付宝钱包):快的打车APP叫车,支持支付宝钱包扫码付款的出租车内已贴上相关提示标签。用户在打完车后,只需打开支付宝钱包,选择扫码功能,扫一扫司机递过来的二维码,输入金额后便可完成付款。收到的钱可以直接存余额宝里。

  这两种付款模式显然都被打车软件们寄予厚望,且各有优劣:

  1、对司机来说,问题主要集中在到底是余额宝诱惑大,还是直接进入银行卡威力大;

  2、对乘客来说,需不需要特地打开支付宝钱包(或安装)是一个问题;

  3、对打车软件本身来说,嘀嘀强调和微信是“一次合作”,因为嘀嘀可以付钱了、微信可以打车了。但抱住微信的大腿虽然能带来更多的客户和竞争力,但微信本身是一个太强的超级APP,嘀嘀打车APP面临进一步工具化的风险。或许这次合作会给嘀嘀带来一大问题:为什么还要安装嘀嘀?而嘀嘀打车在接入微信后,除了分成外,未来还能有几种变现模式更加让人好奇。不过对此嘀嘀程维表示,先前嘀嘀已经接入百度地图,但嘀嘀打车的APP还是占有90%的订单数。只是他没说,接入支付功能的微信后,一旦用微信就能完成整个流程,嘀嘀APP的前景如何。相对来说,和快的合作的支付宝钱包,由于叫车环节主要依靠快的,支付宝的吞噬力量显然要小很多。

  保守还是激进,嘀嘀和快的开始走上分岔路

  嘀嘀和快的或许已经走上了不同的路。嘀嘀有愈发工具化的倾向,优化提供基础服务,保证叫到车,提供更好的叫车体验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重点,发展相对保守;而从快的打车则在去年10月低调进入了香港地区,也是国内首家“走出去”的打车软件。目前快的打车在香港已经可以正常使用(使用方式和大陆完全一样),初期合作大约有500辆出租车。在香港,快的打车已将自己的竞争对手定位为Uber、 Hailo、EasyTaxi等国际性的打车软件,且收购大黄蜂后,提供商务叫车服务等衍生服务也在实践当中,相对来说进攻路线更加激进。

  有趣的是,在今天的发布会上,程维影射对手实际只在2013年8月融了A轮800万美金,并在今天的小型发布会上按照成交订单数量给出嘀嘀的数据——#据称#,嘀嘀一家占到全国整个市场60%,在上海超过第二名、第三名总和;上海追上了最主要的竞争对手;而北京则是第二名的四倍,这是成交订单的数量。比起线上的对手,路边打车才是今天嘀嘀最大的对手,言谈之中对嘀嘀“被迫”参与到烧钱砸补贴的竞争中颇为不爽。
鉴于第二名没开发布会,所以先来插入一张易观智库统计的2013年8月打车APP在Android平台的下载量。至少从下载量来看,这仗,还有得打呢。

© 以商业目的使用环球旅讯拥有版权的内容,请遵循环球旅讯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非商业目的使用,请遵循 CC BY-NC 4.0

评论

未登录

去登录
客服二维码

想获取更多内容或线索?

扫码添加学委,帮你支招!

分享
微信
微博
QQ
收藏
评论
点赞
客服
添加专属客服
客服二维码

您好,我是您的人工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顶部
微信扫码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码参与话题讨论